请选择一个新照片进行上传编辑。
头像保存后,您可能需要刷新一下本页面(按F5键),才能查看最新的头像效果
中国美丽建筑预选名录(第8期)
||
本期学术主持及文字: 程林 (香港置地集团中国大陆区住宅事业部助理设计经理 一级注册建筑师 中装国筑建筑研究院学术成员)
1推荐作品:紫玉长白山度假酒店
推荐人: 张新建上海水石国际设计集团资深建筑设计师
推荐理由:紫玉长白山度假酒店坐落于保护完整的长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边沿,并横跨以中、朝两国界湖著名天池为源头的二道白河。在道路一侧是酒店休息大厅与会议中心,道路另一侧,则是横跨在小溪之上的桥廊,而酒店SPA和独栋别墅延伸至森林深处。跨小溪的桥廊实为酒店走廊和主要的咖啡厅及餐厅,游客在此可观赏到清晰的长白山远景及脚下源于天池的潺潺流水之美景。酒店依地而建,整体设计助力于与当地景观地势的互动。天然石材外墙配合玻璃幕墙,使这一独特建筑与周围环境自然交融,与四季不同景色相互呼应。
所获奖项:2013 CDA-AIA BUILT HONOR AWARDS
2013美国CDA建筑协会设计年度建成项目一等奖
获奖评语:"Lovely site. This project wove slender buildings into the landscape without disturbing a shovel of earth. It feels light as a feather."
2推荐作品:TJAD办公楼
推荐人:冯真勇上海天华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
推荐理由:项目是上海巴士一汽停车库改造为同济设计集团的新办公楼,通过局部拆除形成景观内院和采光天井、加建悬浮于原结构上方的两层中小型办公区域,以及多项生态节能措施的运用,使这个曾经的上海市区最大的立体公交停车场,成为一个开放的创意办公空间。建筑选材考虑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在可持续设计中太阳能的利用是一个亮点,此外还有多种生态节能技术的运用。工业建筑升级改造为创意空间,已经成为目前流行的趋势,形成北京798式的内向遗产式改造的套路,虽然保存了空间的历史形态,却也存在难以适应当代需求和难以融入当下城市肌理的问题。此项目探索了另一种工业空间再生策略,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植入全新的、丰富的空间形态,使原建筑幻化为具有全新空间品质的新建筑,重新融入超速发展的城市空间。
由于设计人与使用者身份的重合,设计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就提出了绿色建筑的主题。在延续老建筑生命力的同时,完善其价值,激发城市发展中的可持续环境意识。
3推荐作品:大连万科朗润园创意工坊
推荐人:储 丹 北京天鸿圆方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储丹工作室 经理
推荐理由:基址位于大连万科前革社区朗润园的出入口处,形状为比较规则的矩形,东北地区特有的白桦树斜穿基地把其分为南北两块。刚拆迁下来的海边民居特有的大片防风青平板瓦也堆满了基地。如何保留基地原有的人情及记忆成为设计出发的大背景。
人情的凹凸——设计出发于设计者待在基地的两次拟人对话:基地上留待未定命运未卜的白桦树对设计者说它还想在下一个春天里吐芽摇曳,匍匐在地上不起眼的瓦片也说它还想站在高处看风景。
保留的白桦树与瓦片的加入使得6Mx6M的工程模数之间的游戏方块变得生动起来,用模数方块铺满基地,加减出必要的灰空间。用虚灵的玻璃面围合出白桦树的表演舞台,成为整个场地的精神所在。以钢片为龛,瓦片形成书架般排列的半虚表皮,完成瓦还在高处看风景的愿望。
这只是一个小建筑,但能听见风掠过白桦树梢的沙沙声以及穿过瓦隙的口哨声,这也是基地能保留的堪回味的人情。
设计希望通过基地原址上留下的自然属性(保留白桦树)和人文属性(人居住的遗留物—瓦片)的整合、重组以及再升华,形成独特的灰空间以及别样的表皮肌理,达到软化建筑几何机械的目的,并通过整合“新与旧”关系的人文主义叙事风格来表达建筑的时间维度以及性格的表达。
4推荐作品:北滘文化中心
推荐人:邹烈晟 上海致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推荐理由:
许多像佛山北滘这样的城镇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逐渐失去其独特的传统风貌。北滘文化中心的建筑师研究本土建筑,并探讨怎样在全球化时代承载其价值,把本土建筑的精萃重新阐释在现代城市中。
规划上,打开场地的周边,直接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连,设置开放的建筑组团,使市民能从许多方向进入,打破一般文化建筑对外的封闭感,藉此能鼓励人们走进建筑物,让文化活动更容易触及公众。
本中心包括剧院、展览厅、图书馆、艺术培训及青少年活动室以及和文化相关的零售业空间。每一项功能都被策略性地放置,建筑群围合出中央广场供户外表演和休憩,让人们不经意地接触到多元的文化信息,传统乡土小镇的广场、庭院、街道和小巷重新用现代手法演译在公共空间,做到现代与传统并存。
建筑的设计同样具有可渗透和开放的建筑语言:露天的廊道被用来连接和浸润每一栋建筑,引入自然光线,加强自然通风,同时维持虚和实的错落有序;大小不一的绿色空间与建筑群紧扣,把大自然引入活动空间;建筑体量注重与人的尺度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多孔的砖墙提升了建筑穿透性,带来空间的流动感。青砖黛瓦、镂空窗花以现代的手法重新演译,进一步彰显北滘的地区特征。
北滘文化中心除了促进城市的文化发展,也引起人们保护当地历史的意识,通过建筑的介入把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
5推荐作品:北京宋庄“树”美术馆
推荐人: 程林 香港置地集团中国大陆区住宅事业部助理设计经理 一级注册建筑师 中装国筑建筑研究院学术成员
推荐理由: “树美术馆”位于北京宋庄艺术区,建筑位于一条主干道的路边。原有的村落逐渐消失,被大尺度的适合车行的地块划分取代。建筑师希望在宋庄引入一个适合人们停留、约会以及交流的公共艺术空间。一堵暴露的混凝土墙将第一个庭院与外界马路分离。人们可以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看到室内的艺术品和行走的参观者。混凝土墙体内部是一个曲率微妙变化的走廊,可以作为书廊或展示一些绘画和小型雕塑。第二个院子为后面的展厅和二层大会议室提供采光,同时把公共和私密的需求隔离开。同时,第二个庭院的弧形墙可以自然地将人们引向另一边的展厅,引向屋顶开放的台阶式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