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建筑时空 返回首页
设置头像-装饰主页

设置我的新头像

请选择一个新照片进行上传编辑。
头像保存后,您可能需要刷新一下本页面(按F5键),才能查看最新的头像效果


个人主页封面大图

尺寸不小于2560x734,JPG / GIF / PNG,
RGB模式,3M以内。

作品 28

金钱 122

听众 3

收听 0

隈研吾

未来城市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隈研吾:建筑革命总在大灾后

已有 538 次阅读2015-2-15 14: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论| 建筑

“人类历史上,每一回建筑革命的发生几乎都是在遇到新的灾难时。20世纪是混凝土时代,这样的建筑太过生硬,将内与外截然分隔开来。21世纪的建筑是该进入新时代了!”日前,日本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做客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于在此举办的“隈研吾2013中国展”上提出了他的建筑设计理念。
 
隈研吾介绍说,1871年,芝加哥一场烧了几天几夜的大火将太多木质结构建筑化为灰烬。自此,强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耸立并流行开来,促成现代化大城市里摩天大楼比比皆是。而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特大地震以及美国的“9·11”事件,则让不少建筑设计师意识到,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最坚固的建筑结构——混凝土实际上极其脆弱:它足以越垒越高的特性将导致建筑本身稳定性越来越差,并且它的封闭将导致建筑内与外的分裂加剧。从隈研吾现场图文并茂展示的10多个建筑设计案例中,人们不难发现,竹子、木头、砖块、瓦片等自然的材料,往往是其建筑设计作品的主角。近年来,他似乎在逆现代化潮流而行,建造一种与自然融合的建筑,尽可能使用自然材质,消解建筑与自然的对抗。巧的是,这样的建筑设计理念如今正成为越来越多建筑设计师的共识。
 
“违反自然规则带来的反而是不安全。”隈研吾认为,不安定的事物是无法靠表面的固定来改变的,它最需要的反倒是柔软性。柔和的建筑自有另一种坚强。
 
让建筑回归自然,隈研吾也强调“有着一个大前提”,那便是基于技术的进步。“我所追求的自然的建筑,是传统材料和现代技巧结合在一起,就是竹子、木头等自然的材料已经能够解决防火、防虫、防腐、防变形等问题。”
 
文章来源:文汇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