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建筑时空 返回首页
设置头像-装饰主页

设置我的新头像

请选择一个新照片进行上传编辑。
头像保存后,您可能需要刷新一下本页面(按F5键),才能查看最新的头像效果


个人主页封面大图

尺寸不小于2560x734,JPG / GIF / PNG,
RGB模式,3M以内。

作品 6

金钱 325

听众 3

收听 4

唐文胜

未来城市 |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唐文胜,男,1970年2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199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12月起任院副总建筑师。现为一级注册建筑师、正高职高级建筑师。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二十年多年,主持完成了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并多次获奖。其中,延安火车站站房获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中国建筑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福厦铁路厦门北站获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师学会(IABSE)2014年度杰出结构提名奖(相当于二等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二等奖、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改建铁路京包线呼和浩特客运站房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中国石油管道总公司科研生产调度楼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西安北站站房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实验楼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丝宝集团沌口工业园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他结合工程项目设计,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其中,《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大中型铁路客运站设计—— 以武汉火车站和延安火车站为例》获2006年度湖北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其他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大跨度建筑形态塑造中的构造实现及结构逻辑》建筑技艺2012年05期;《生态化办公园区: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办公科研调度中心》建筑创作2010年03期;《延安火车站建筑设计》建筑创作2009年09期;《中国传统建筑的中介空间》南方建筑1997年04期。 并且参与编写《现代大中型铁路旅客站设计指南》(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与铁道部组织的《铁路客站节能综合研究》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获评陕西省铁路第六次提速调图劳动竞赛先进个人、2007年获“湖北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2008年获“湖北省国资委劳动模范”、2008年获“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09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11年5月作为湖北省代表之一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建筑学会将其作为200名中国优秀青年建筑师的代表选入《1993-2010前进中的中国建筑》一书,并在2011年9月日本东京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4届大会上进行了展出。201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获“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称号。现兼任湖北省建设工程招标评标专家库成员,铁道部铁路客站工程设计招标评标专家库成员,武汉市建设科技委城市建筑与公共空间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声学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

收藏 系统分类交通建筑| 共 19 张图片

建筑地点:沈阳市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建工集团 建设单位:沈阳铁路局 设计起止时间:2008年至2009年 竣工验收时间:2011年 概念建筑师:唐文胜 贺一鸣 项目建筑师:唐文胜 付海生 李强 付晓东 万之瑛 贺一鸣等 新建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引入沈阳站后,在既有站房西侧新建高速客运车场,在保留既有百年历史老站房基础上,对站房进行改、扩建。建成后的沈阳站作为沈阳市两个重要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中心之一,将汇集铁路、地铁、城市公共交通、社会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多种交通的有机衔接。站房最高聚集人数6000人。新建客运用房面积49998㎡,新建无站台柱雨棚100774㎡,老站房改造面积合计17152㎡。 沈阳站东站房迄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在东北地区原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沿线,能保持历史原貌的车站建筑已经不多了,而沈阳站东站房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风格最为鲜明的一个。沈阳站的设计者太田毅和吉田宗太郎是日本建筑大师辰野金吾的学生。辰野金吾是日本第一代建筑大师,是日本建筑吸收西方建筑的有力传承者。 我们的改扩建任务书要求在站场西侧增加五万平米客运面积的现代化西站房,如何与原来几千平米的文物保护建筑东站房相呼应并将新旧建筑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现代化交通枢纽,令旅客使用更为便利,这是个挑战。在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应该如何取舍?如何寻找保护历史记忆与挖掘使用功能的平衡点?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在改建过程中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对于已经是文物的东站房我们所能做的是“复原本真、整旧如旧、理顺功能、衔接新站”。把后来加建的的一些连廊、隔墙拆除,尽量恢复原始的格局;外观上修补破损、清洗翻新;东站房原经历次改建设有南北两处售票大厅,我们仅保留并改扩建北侧的售票厅,南侧售票厅改为候车厅以增加候车面积,二楼的原铁路办公区也改建为候车厅,以理顺功能;我们将新建的高架候车大厅与东广场老站房之间,用空中连廊相连,旅客可从东站房入口进入车站,然后通过自动扶梯上到二层,经空中连廊直接进入高架候车大厅。 新站房采用简洁纯净的半圆栱形,仿佛一轮红日烘托在老站房背景上,使得巨大尺度的新站房与小尺度的老站房之间取得协调。建筑的形态及比例与老站相呼应,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风格,使新站建筑仍然可以传达强烈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机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建筑立面细部运用钢、玻璃和外挂陶土板等现代的材质和精致的构造,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建筑形态将历史的沉淀与现代建筑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庄重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现代化工业城市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品位。立面采用传统建筑的构图比例,檐口细部力求突出建筑的工业设计韵味。现代的大跨度的单元式钢结构拱形桁架体系与传统的地域建筑形象高度统一。 新建西站房整体功能布局分为四层,分别为商业层、候车层、站台层和出站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旅客步行进站可以通过一层进口直接进入一楼大厅。一楼大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台安检机,安检后的旅客可通过4部自动扶梯或楼梯上到二层高架候车大厅候车。机动车可通过西站房东西向的匝道桥将车直接开上二层区域,乘客可直接步入高架候车大厅。这些人性化、现代化的功能设计让百年老站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西广场用地中心有座1950年代竣工的砖砌水塔,已失去功能作用,但却是不可多得的工业遗产。曾有相关部门以地铁需从下穿过为由要求拆除,经过我们与沈阳市规划、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终于保留下了这座“20世纪工业建筑遗产”作为西广场中心的核心景观。    在这一轮高铁建设大潮中,沈阳站、青岛站、北京西直门站是仅有的几座保留下百年老站进行扩建的项目。我们能参与这仅有的其中之一,幸甚!

上一组 下一组

其它相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