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建筑时空 返回首页
设置头像-装饰主页

设置我的新头像

请选择一个新照片进行上传编辑。
头像保存后,您可能需要刷新一下本页面(按F5键),才能查看最新的头像效果


个人主页封面大图

尺寸不小于2560x734,JPG / GIF / PNG,
RGB模式,3M以内。

作品 6

金钱 325

听众 3

收听 4

唐文胜

未来城市 |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唐文胜,男,1970年2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199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12月起任院副总建筑师。现为一级注册建筑师、正高职高级建筑师。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二十年多年,主持完成了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并多次获奖。其中,延安火车站站房获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中国建筑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福厦铁路厦门北站获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师学会(IABSE)2014年度杰出结构提名奖(相当于二等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二等奖、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改建铁路京包线呼和浩特客运站房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中国石油管道总公司科研生产调度楼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西安北站站房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实验楼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丝宝集团沌口工业园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他结合工程项目设计,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其中,《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大中型铁路客运站设计—— 以武汉火车站和延安火车站为例》获2006年度湖北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其他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大跨度建筑形态塑造中的构造实现及结构逻辑》建筑技艺2012年05期;《生态化办公园区: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办公科研调度中心》建筑创作2010年03期;《延安火车站建筑设计》建筑创作2009年09期;《中国传统建筑的中介空间》南方建筑1997年04期。 并且参与编写《现代大中型铁路旅客站设计指南》(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与铁道部组织的《铁路客站节能综合研究》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获评陕西省铁路第六次提速调图劳动竞赛先进个人、2007年获“湖北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2008年获“湖北省国资委劳动模范”、2008年获“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09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11年5月作为湖北省代表之一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建筑学会将其作为200名中国优秀青年建筑师的代表选入《1993-2010前进中的中国建筑》一书,并在2011年9月日本东京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4届大会上进行了展出。201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获“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称号。现兼任湖北省建设工程招标评标专家库成员,铁道部铁路客站工程设计招标评标专家库成员,武汉市建设科技委城市建筑与公共空间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声学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

收藏 系统分类文化建筑| 共 12 张图片

建筑地点:武汉市关山区鲁磨路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设计起止时间:1999年至2000年 竣工验收时间:2002年 概念建筑师:唐文胜 项目建筑师:唐文胜 程晓 柯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逸夫博物馆主要功能为地质科学研究,地质博物陈列,学术报告、地质标本收藏及管理办公等。 用地位于中国地质大学西校区大门南侧,北临地质大学西校区中心广场,东临鲁磨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本建筑成为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对话的桥梁,由于鲁磨路与西校区中心广场为非正交关系,为照顾两个方向的视觉关系,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交错“网格”的布局方式----即门厅及研究管理部分与陈列厅部分为斜交关系。门厅及研究管理部分与城市道路----鲁磨路平行,陈列厅部分与西校区中心广场及其周边的图书馆和化学楼等建筑为垂直正交关系。既完善了中心广场的空间围合,又获得良好的鲁磨路沿街景观。 我们试图用建筑的语言来体现一些地质上的概念。建筑形体上的“碰撞”,仿佛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主展厅体量被长廊穿越切割后形成的体量模拟地质“断层”和“岩层裂隙”的概念。建筑形态着意打破稳定的构图,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让人过目不忘。 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也是地质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给我们一些启示。运用“仿生”的手法创造一种不常见的建筑体验,管理办公及研究部分的功能空间被塑造成一个斜插入展示区的体量,仿似恐龙正从岩层裂隙中冲出。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则被处理成生命起源的最基本单元---“卵”形空间。 材质运用上也希望体现地质学科文化内涵,运用仿石喷涂,花岗石火烧板在不同部位模拟地质学科三大岩类的不同效果。 “交错”的布局带来了内部空间的“曲折”而充满变化,曲折展开的空间包含了一些神秘又丰富活泼的元素---倾斜的墙面,螺旋上升的楼梯等。这种“曲折”空间隐喻地质科学探索道路的曲折而艰辛。 本馆作为以地质科普为目的的建筑类型,设计者试图使建筑物自身成为地质科学发展的映射物。我们希望创造一座对于孩子们和童心未泯的成人具有吸引力的建筑物,并将科学和美的种子植入他们的心灵。成为地大的标志并植入师生们的集体记忆

上一组 下一组

其它相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