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3年4月26日,Peter Zumthor 出生于瑞士巴塞尔(Basel),他的父亲是一位专门制作家具的木匠,1958年时,Zumthor 曾在一位木匠那边以学徒的身份学习木工相关技术,因为有这层关係,一般认为 Zumthor 从他的父亲身上学习到许多事物以及对于材料的了解等,Zumthor自己也体悟到那种不畏艰难的心裡,认为工匠应该要克服技术上的问题,然后将作品以最完美的形态呈现出来;1963年,Zumthor二十岁时进入了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 (Kunstgewerbeschule - Base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 学习设计,其后到了美国纽约的普瑞特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在那被严格的工艺训练清楚了解到现代主义的想法和感觉。
Peter Zumthor 的作品尺度都不大,但是他的每一栋建筑物都对于基地和整体的计划有很周详考量,去反应出不同的感受,每一个作品都反应出人对于建筑物基本元素:位置、材料、空间和光线的感觉。
在他早期工作里,大部份的作品都位于瑞士最东边一个名为「Graubunden」的州,在那里的环境和文化是呈现出一种多种族混合的文化,在这里拉丁人和条顿人(Teutonic)的文化被混入,也是临接罗蔓斯人(Romansch)和德国人的边境,Graubunden 下与义大利相接,所以在此区域呈现着非常多样性的文化,并且 Peter Zumthor早期也是在这里的州政府纪念建筑维护部门工作了12年,所以他非常的了解整个Graubunden区域的城镇广场和拱廊,以及有着大山墙的乡村房屋与谷仓, Zumthor本身是一个地方主义者(regionalist),但他也充分的了解到过去的旧有建筑物已经非常的好了而不能只是从旧有建筑上模仿或复製,也在旧建筑上学习到材料、气候和配置的想法,而在他24岁的时候他去了许多户外大自然的地方去调查学习感受一些自然的事物。
回到瑞士之后,他于1979年在哈尔登斯泰因开设他自己的工作室之前,他是一个保护历史古迹的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建筑师。他的工作室雇用了建筑师和木匠,工作人员总数为15人。
彼得·卒姆托作为一个建筑师的建筑师的名声,使他成为“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且在“瑞士建筑研究院的意大利大学”(Architecture Academy of Switzerland’s Italian University)任教。尽管他在做国际教学工作,彼得·卒姆托的作品根植于本地文化之中,这种文化的时代性和连续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彼特·卒姆特最知名的作品包括位于瑞士的温泉旅馆、奥地利Bregenz美术馆,以及2007年完工的位于德国的科隆美术馆。彼特·卒姆特的作品体量都不大,但他的作品都体现一种内省的特质,重视材料、构造与细部的理解,强调建筑要与基地环境相融合。彼特·卒姆特性格内敛,作风低调,深获业内人士尊崇。继2008年获得日本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大奖之后,本次获普立兹克建筑大奖可谓众望所归。由美国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普立兹克建筑奖是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说:“我认为现代建筑必须反映出所附带的任务和自身本质。建筑不是一辆车或者一个象征,能将其本质显著的表现出来。在社会中,建筑以自己的语言抵制浪费,赞美精简。我认为,建筑语言的结构问题不在于具体的风格。每个建筑均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因特殊的用途而建立,我的建筑试图回答这一从简单事实中涌现出来的问题,并且通过尽可能精确的方式表达出来。”
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
奥地利布雷根兹艺术博物馆。 项目地点:奥地利,布雷根兹 项目年份:1989-1997年
奥地利布雷根兹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四层的长方形混凝土建筑。钢筋和玻璃被大量运用,内部设计也大量运用了现浇混凝土石头,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历史感的空间纹理。从外部看,整个建筑如同一个灯。天空中的光线有层次地通过建筑物反射。外立面采用的是被腐蚀的半透明玻璃装置,从而反射了太阳光线。博物馆内部设计仍然遵循了外部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展览区域采用的是一些基础性石材,但非常重视细节设计:墙面和地板采用抛光混凝土板,屋顶采用的是毛玻璃。正是这种简单石材的运用更加突出了展览馆沉稳,甚至可以说有些过于单调的严肃氛围。但这种简单的设计搭配室内陈列的这些色彩感十足的当代艺术作品,反而营造出一种极具感官体验的参观体验,可以说是建筑与艺术作品的完美融合。
科隆柯伦巴艺术博物 馆项目地点:德国,科隆 项目年份:2007年
祖索尔在德国科隆设计的这座艺术博物馆坐落在二战中被炸毁的哥特式教堂旧址上。建筑师成功地赋予现存遗迹和历史应有的尊严,从而成为人们反思的地方。建筑与周围建筑相同都严格与街道平行、屋顶轮廓线清晰鲜明、建造砖块异常大(砖块很长很宽,但并不高,这是一种传统的砖块形式)
灰砖在视线高度砌筑成半通透肌理的墙体,光线从密封细处渗入,光线昏暗,在大厅里甚至无法辨认出屋顶,墙上都是一片细密的光点,形成游走在大厅里的光点。建筑师设计的八角形小礼拜堂圣像被供奉着,小礼拜堂被包围在建筑内部,在布鲁肯大街上有独立的入口可以进入,沿着木质步道经小礼拜堂的彩色玻璃和混凝土外墙到达原来的圣器室。外墙表皮用一种浅米色长而薄的条砖饰面,外墙下部保存几段圣科伦巴教堂的残垣断壁。
挪威女巫审判案受害者纪念馆 建筑师:彼得·祖索尔(Peter Zumthor),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 项目地点:挪威,Vardo 项目时间:2012年
松木架起来的茧屋,里面有400英尺长的橡木地板,沿途有91个窗口,象征着91个被定罪并烧毁的人,每个窗口旁的牌子上讲述了这个人的故事。120米木构架中悬浮的是PTFE外皮的鱼状轻型结构,内部展览空间是100米长1.5米宽的木走廊,观者依次路过代表91个受害者的小窗。旁边金属屋子容纳艺术家有七面椭圆镜子映射的“燃烧的椅子”装置。
第二个结构也就是露易丝的设计:由烟熏玻璃包围而成,被命名为被诅咒(The Damned)、被附身(The Possessed)、被爱戴(The Beloved)。里面环绕有一圈镜子,映射着混凝土空心锥中燃烧的铁椅。
纪念馆内部
瑞士乡村小教堂 项目地点:瑞士 项目时间:1985年-1988年
St. Benedict 教堂整体是一个水滴形,从饱满的圆弧过度到尖点,教堂端庄地矗立在一个较陡峭的斜坡上,红铜屋顶如同树叶状的像两侧倾斜的弧面,脊棱上有一个十字架。屋顶下是一圈窗户,而建筑的主体外部是木瓦如鳞片一样裹满一身,木瓦由于不同的光照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向阳面的红棕色,被暴晒的部分则变成了黑色(一张瓦片上也有不同的颜色区域),而背影面却是灰色。
St. Benedict 教堂的门从一侧延伸出来,没有破坏建筑的整体,而且这个门很谦逊。Zumthor 的细节非常考究,比如台阶和教堂整体是分离的。
走进这个教堂,从顶上一圈的窗户中瀑洒下亮光,配合内壁的银灰色,照亮了整个教堂,顶上垂挂下几盏简洁设计的灯,而整个顶棚如叶脉或者鱼骨,使用比喻只不过是为了语言对形状的传达,而你可以从图片中去感受这一切。 饱满圆弧部分是摆放神坛的位置,而教堂的结构在内部一目了然,四周林立的柱子支撑着顶棚,而每根柱子背后与墙壁拴住。
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项目地点:英国,伦敦 项目年份:2011年
创建于1970年的蛇形画廊坐落在海德公园内的肯辛顿花园里,原先是一座1934年建造的古典风格的茶馆。它是伦敦最受欢迎的现当代艺术画廊之一,每年大概有75万人参观该画廊的展览。
画廊内部
瓦尔斯温泉浴场(The Therme Vals ) 项目地点:瑞典,格劳宾登州 建成时间:1996年
瓦尔斯小镇当地原本有旧的浴场,直到1980年代中期,瓦尔斯小镇的当地人决定利用当地的温泉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吸引外来游客前来休憩观光,决定对旧温泉浴场进行改造。祖索尔于1986年通过竞赛赢得这个项目的设计权。然而,温泉洗浴开发委员会的负责人曾一度野心膨胀、提出具有铺张的需求,将温泉浴场改造项目的总造价推至44,000,000瑞士法郎,祖索尔的设计因而一改再改也未付出实践。直到温泉洗浴开发委员会更换了新的负责人,卒姆托才真正开始了构思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