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建筑时空 返回首页
收藏 系统分类交通建筑| 共 12 张图片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 建设单位: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起止时间:2008年5 月8日至2010年3 月 1 日 竣工验收时间:2012年6月10日 概念建筑师:唐文胜 贺一鸣 项目建筑师:唐文胜 曾宪鹏 刘畅 贺一鸣 漳州站是厦深高铁上的重要客运站,站房面积三万平米。漳州是闽南文化的代表性区域。漳州站建筑形态体现闽南民居特点,又与现代钢结构受力原理高度统一。 建筑形态灵活借用闽南传统的燕尾脊、深挑檐及骑楼等建筑形式,采用地方特产的石材,着力体现浓郁的闽南地域特色。但是在细节及装饰上各有所侧重。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对闽南民居进行提炼升华。主受力桁架采用独特的木夹梁(钢木叠合)的结构形式,既能优化受力,与结构受力特性高度统一,也能体现地域特色,使室内空间更加人性化。大厅及站台雨棚结构体系布置精细而有规律,结构构件简洁美观,能够真实暴露,无需吊顶,节约投资,在铁路站房设计中创造了一个低造价的实例,并且创造了独特的室内空间效果。恢宏的钢结构屋盖将进站大厅与候车厅空间融为一体,形成高大、宽广、通透的共享空间,大厅顶部采用电动可控开启天窗,并进行了自然采光通风分析,形成了较好的采光通风效果,大大节约了空调照明能源和站房运营维护费用(一年节省空调费用30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阳光透过天窗和穿孔铝合金滤光板创造出优美的光影效果。屋盖采用平面空腹桁架结构,桁架横向最大跨度为42m。为保证建筑效果,下弦平面外未设支撑,设计时对屋盖进行了线性、非线性屈曲分析,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人行进站天桥为平面跨层桁架结构,以交叉高强钢棒取代普通斜撑,获得了轻盈通透、简洁明快的建筑效果。 漳州站在传统中透着现代,既是一座现代化的铁路旅客车站,同时也满载着历史文化积淀。 建筑屋面采用玻纤沥青瓦系统结合压型钢板屋面系统,防水效果好,在东南沿海强台风环境中,屋面系统经受住了数次十二级台风的考验。 随着漳州站和福厦、厦深高铁的建成,漳州至福州至深圳均仅需2个小时,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使闽南的城市化进程得以快速推进,给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