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杰出工程师 查看内容

当代中国杰出工程师 杨学林

2014-2-2 21:1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257| 评论: 0

简介:杨学林,男,1966年9月生,浙江湖州人,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现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等。2007年2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

      杨学林,男,1966年9月生,浙江湖州人,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现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等。2007年2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浙江省‘十一五’钢结构杰出贡献人才奖”、“杭州市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杨学林同志于1983年9月至1987年6月在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现沈阳建筑大学)工民建专业大学本科学习,并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9月至1995年3月在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生学习,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89年8月在浙江建筑工业学校(现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任教;1995年3月在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结构及岩土工程设计、科研及技术管理等工作至今。
      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来,杨学林同志主持和承担了多项重大工程的设计任务,并在技术创新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主持设计的多项工程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设计奖和科技进步奖。近年来,该同志在《岩土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工程力学》、《建筑结构》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多篇文章获得浙江省自然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有效指导和解决了工程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难题。另外,杨学林同志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各种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为提高和改进单位乃至行业技术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学林同志主持负责的复杂超限高层、大跨度空间结构和超深超大基坑工程60余项,主要设计作品(项目)有:宁波国大雷迪森国际中心五星级酒店(复杂超限高层,34m跨覆土屋面预应力结构);上海外贸大学松江新校区一期(10万方,2000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杭州国际金融会展中心项目(85万方);常州凯纳商务广场(54层,建筑高度201m,为当时国内采用剪力墙体系的最高结构,经全国超限审查);浙江新世界财富中心(56层,高246m,20万方);浙江嘉兴国际中港城五星级酒店(43层,高200m);浙江永康总部经济中心(100m~150m超高层,40万方);乐清市中心区总部经济园(100m~200m超高层,大跨度空中连体结构,60万方);杭州恒兴大厦(2幢65层、230m高层建筑);杭州丽晶国际中心(高度206m);三门金鳞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公司研发及会展中心(约300m长单层单向悬索屋面结构,经全国超限审查);湖州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游泳馆(体育场屋盖为260m跨且带空中观光走廊的开口钢网壳)等。
      作为结构专业负责人,杨学林同志主持设计的浙江新世界财富中心,为大底盘不对称双塔结构,北塔楼56层、结构高度246m,为高级写字楼;南塔楼高度180m,为五星级酒店,塔楼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体系。北塔楼30层以下外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以减小柱截面尺寸,提高楼层实际使用面积;型钢混凝土柱底部采用“半埋入式柱脚”,以方便基础筏板和柱脚施工;利用建筑避难层设置上下两道环带桁架,以减小周边框架剪力滞后效应;采用圆砾层为桩端持力层并结合桩底后注浆技术,代替嵌岩桩基础方案,以降低桩基工程施工难度,节约桩基造价,缩短桩基施工工期;结合浙江地区经验和大量高层建筑实测沉降数据,改进了现有土-桩-筏计算理论和方法,优化了基础筏板厚度和内力配筋,大大节约了基础造价;结构计算考虑了施工过程、混凝土收缩、徐变及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使上部结构内力变形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优化了楼面梁等水平构件的配筋设计。
      杨学林同志主持设计的国大•雷迪森广场超深基坑工程,地处杭州市最繁华商业中心武林广场地段,地下室五层,基坑开挖深度达28.0~32.0米,为目前浙江地区软土地基中最深的建筑基坑工程。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地铁盾构线、市政管线密集,环境条件十分复杂。设计采用地下连续墙“二墙合一”、带支腿地连墙、水平支撑系统与施工栈桥和土方垂直运输相结合、大量900mm直径废弃钻孔桩拔除和深层地下障碍物清除等多项新技术和措施,成功解决了杭州深厚软土地基中超深开挖的技术难题。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