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深1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增幅超新房
自北京传出1月二手房成交量超出新房消息后,深圳和上海的二手房再抢新房风头,排除春节因素,三个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反弹明显,增幅最大的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84%。 政策因素对购买力的释放起到明显催化作用,其中二手房交易的营业税获减免明显降低购房人买房成本,极大增强人们对房屋尤其是自住房屋的购买热情。 受此影响,京沪深三地楼市1月二手房市场呈现出明显回暖趋势,其中房价回调幅度最大的深圳成交量上升最为明显,值得关注的是,京沪深三地1月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增幅均超过新房。 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差距最明显的深圳地区,1月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了84%,环比增长9.9%,而新房市场成交量环比减少43.7%。来自21世纪不动产的数据显示,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上涨最多的罗湖区涨幅高达37.7%,而该区域的新房市场成交量增辐却环比减少43.7%。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孟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导致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深圳气候温暖,许多购房人选择春节期间购买、装修房屋,尤其是有婚房需求的购房人,即买即可入住的二手房更好地满足了他们的购房需求。 “加上2008年一年的市场观望,许多刚性需求暂被抑制,1月5日营业税减免政策的正式施行,被抑制的需求有所释放,助推了二手房成交量的上涨。而新房市场前期推出的一些特价房基本已被市场消化,年底新房的供应也有所减少,因此新房市场对购房人吸引力减小,成交量环比降低。”孟奇说。 与深圳类似,上海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度也要高于新房市场,有现房优势的二手房较好地满足了急切购买婚房的年轻人需求。 而新房市场却持续了2008年12月的冷淡局面,成交量和价格都未出现太大起色。分析人士认为,上海新房的地理位置是导致其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的重要原因。“优越的内环区域很少有新房项目销售,中环和外环虽新房项目较多,但其价格、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且多为大户型,因此并未受到消费者追捧。” 北京地区新房也遭遇购房人冷落。相关数据显示,由于受到位置、项目品质以及保障性住房大量上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月成交量环比下降了47%,同比则仅微涨3.9%。 迟迟未盼来成交量回升的新房市场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以深圳市场为例,经过2008年新房市场的消化与补给之后,2009年1月存量同比增长了16.4%,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这对2009年新房与二手房的销售造成了一定压力。 孟奇认为,由于新房集中在开发商手中,价格调整相对灵活,并且长时间的市场观望使得开发商确实存在一定的销售压力,因此消费者对新房降价的期待远高于二手房,新房成交量的破冰恐怕只能寄希望于降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