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企“集团军”入川援建
5月27日,正在与四川绵阳市有关负责人商量安置房找地选址等建设环节情况的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建交委”)四川援建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张建峰透露,来自上海的援建人员正等待最终选址等事项的确认,即可随时开工建设。 27日,同样身在援建一线的上海绿地集团绿地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兼绿地现场总指挥张伟告诉本报记者,原定26日进场施工的计划受到堰塞湖泄洪的影响,需要重新选择合适安置地点,绿地1000多人现场随时待命。 28日,上海市抗震救灾援建的第一批约350套过渡安置房,在绵阳灾区安置房7号地块和2号地块陆续建设。 从位于后方的上海建交委有关发言人士处获悉,上海市援建安置房的数量已经从8万套增加到11万套,主力援建施工企业也由最初的3家增加到目前的6家。这些援建企业以“国字头”的房企为主。 房企大鳄主动请命 这6家企业分别是上海绿地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城建集团、中交三航局、中铁二十四局以及中建八局,过渡安置房的结构设计标准则已交由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的专家确定。 据了解,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灾的部署,上海成立了由市建设交通委牵头协调,相关政府部门、骨干集团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的灾区过渡安置住房援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口支援绵阳市过渡安置房的建设,具体的援建数量已经从最初的8万套上升至目前最新的11万套,而四川灾区所有的安置房数量也由原先的100万套增加至150万套,各支援地区的承建数量也相应增加。 从该市建交委了解到,各参建单位要在确保3年至5年使用质量的前提下,力争6月底前完成2万套,7月15日前完成3万套,7月底8万套全部建成。 作为目前上海援建大军唯一一家非“国字头”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是在中央发出相关过渡安置房援建的第一时间,联系上海建交委,主动请命承建一部分安置房。张伟告诉记者,绿地建设公司派出的首批援建队伍已于5月24日抵达绵阳。目前,绿地在四川援建的施工队伍规模在1000人左右,大部分直接来自成都、重庆等当地分公司,另有约300-400人来自上海。此外,包括绿地在内的上海房企,还将参与到新建学校等相关重建中。 28日,上海市抗震救灾援建的第一批过渡安置房开工建设。据上海建工集团透露,绵阳灾区安置房7号地块和2号地块分别占地400亩和100亩,按规划将建5300套过渡安置房和小学、中学等配套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