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3-8-25 23:0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60| 评论: 0

简介:  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 ...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文章介绍了位于内蒙古北方重工厂内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养护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内蒙古北方重工厂内,挤压机基础地下二层、总高16.9m,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底板为大体积筏板基础,外形尺寸为55.650m×52.910m,基础底标高分别为-16.600m、-19.400m、-16.300m,底板厚度分别为1700mm、2500mm、1400mm。底板上部四周为700mm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东西两侧为液压系统泵房,-7.000m及±0.000m为两层大平台,-9.410m处沿剪力墙及柱有一圈牛腿。中部为360MN挤压机、150MN挤压机基础,混凝土为C40,抗渗等级S8。底板混凝土总量5700m3。底板砼采用商品砼,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强度,增加掺合料S75级矿粉及Ⅱ级粉煤灰。采用R60代替1t28作为设计强度,R60:C40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水化热,每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60~100kg。底板总用钢量582吨(不包括增加垂直拉结筋),要求混凝土浇筑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允许出现有害裂缝,保证底板的整体性及设计强度和刚度。

  二、施工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一)材料选择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

  1.水泥:蒙西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实测R3抗折强度4.1MPa,R28抗折强度8.7MPa;R3抗压强度21MPa,R28抗压强度53.7MPa。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31.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选用内蒙古达拉特旗电厂的干净Ⅱ级粉煤灰,实测0.080mm,筛细度为5%,烧失量为1.2%。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添加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粉煤灰对降低水化热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

  5.外加剂:选用天津产低碱UEA膨胀集;实测R7抗折强度5.2MPa,R28抗折强度8.0MPa;R7抗压强度27.1MPa,R28抗压强度49.5MPa,其余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泵送剂选用天津产的YNB-4泵送剂(缓凝剂),实测初凝时间在8~10h左右,其余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二)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筏板基础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8,施工期2007年7月26日,实测7月最高气温33度,最低气温15度,月均气温22度。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混凝土缓凝时间需在10h左右。

  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通过试验、优选、以及以往工程应用经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kg):水泥:粉煤灰:矿粉:砂子:石子:水为:290:165:45:765:1065:165;混凝土坍落度120~160mm;混凝土缓凝时间10~12小时。

  三、现场准备工作

  1.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3.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4.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棉被等应提前准备好。转自建筑中国网。

  5.项目经理部应与建设单位联系好施工用电,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明用。

  6.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四、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有关技术要求,混凝土中心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差不能大于25℃,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除优选原材料及配合比外,采取并实施了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该底板基础处于-17.4m~-16.4m处,实测气温最高35度,最低15度,平均20度,比地面以上高2℃左右,大于地面以上平均温度18℃。

  为降低混凝土出罐-入模温度,水采用200m深井水,其余的砂、石、水泥均取用棚内存料;要求混凝土出罐、入模温度和原材料温度每2小时测温一次。

  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覆盖一层塑料布及一层棉被以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减少温差。根据实测温度信息及时反馈,再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顺序,采用分段分层浇筑,避免混凝土堆积过高,产生过高的水化热。

  加强混凝土振捣和表面压实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