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发行债搁浅敲响中国地产市场警钟
11月15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07.HK)发布公告,称“由于金融市场情况不稳定”,原定的优先票据发行计划将被推迟。两周前的10月29日,碧桂园宣布将向海外发行一次性还款的优先票据,以用于开发新项目和偿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的15亿港元短期借款。公告未披露票据的发行定价、本金规模、发售价和利率。 据《财经》杂志报道,碧桂园百亿票据发行搁浅,更多地反映了当前国际金融环境的低气压和投资者对于中国房地产的警戒心提高,是美国次贷危机、中国金融政策调整、拦截外资炒楼、国际投资者风险承受度降低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碧桂园资金需求相当惊人 碧桂园于今年4月13日登陆香港股市,以发行价格区间的上限5.38港元定价,募资近130亿港元,成为迄今全球公募规模第三大的房地产IPO项目。上市后的碧桂园在扩张中突飞猛进,在一线城市城郊及二三线城市大量吃进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 据公告披露,截至今年8月15日,碧桂园的可建面积达到5400万平方米――仅仅在15天前的7月31日,这一数字还是4500万平方米。而截至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则显示,当时的可建面积是2950万平方米。这些翻倍增加的储备遍布广东、天津、重庆、湖南、湖北、安徽和内蒙古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且大部分位于二三线中小城市。 碧桂园的发展模式是“快速开发-快速销售”,项目所需资金均可从预售款及已贷出却尚未使用的银行贷款解决,从碧桂园的财务状况来看,这一发展模式对于资金的需求相当惊人。碧桂园2007年的中报显示,资产负债率年初为90.36%。得益于公司4月IPO募集资金近130亿港元;至2007年中,碧桂园总资产342亿元,负债总额约为1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至目前的51.36%。 紧缩银根影响银行贷款 但受央行紧缩银根政策的影响,银行所能提供的资金支持已非常有限。自年中开始,绝大部分银行的贷款额度已吃紧。 在“全国房产连锁梦”的推动下,过去保守的财务路线已难以满足需要,从国际债券市场融资成为碧桂园着力开拓的新通道。 据了解,碧桂园约从今年8月开始酝酿发行美元优先票据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