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小军 城市建设应平衡贫富差距
深大建筑学院饶小军:城市建设应平衡贫富差距 在欧美社会,有着明显的阶层分化和贫富悬殊。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美国黑人是“在富裕的海洋之中,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这并不是说他们将比现在更穷,而是说将来与富人相比,他们显得更为贫穷。随着社会日趋富裕,富人和贫穷人两者之间的鸿沟将日渐扩大,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城市的居住生活。发达社会中一个迫切的社会经济问题即是要缩小和消除这个日益扩大的鸿沟。 虽然表面上人们可以在城市不同的环境中自由地选择居住地,但实际上,一个人选什么样的房子、住在哪个地点,是由他的经济能力所决定的。由此,在美国一些城市中划分有富人区和穷人区,两者之间处于隔离状态。一项关于美国长岛纳索县贫穷人生活居住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居住在这个地区贫穷的人,家庭收入微薄,没有小汽车,活动受到限制,远离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到许多的医院、社会中心、商业中心有困难,缺少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生活处于一种隔离状态,县内铁路、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运行状况表明,各个交通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 面对上述问题,西方社会的政府常常要致力于改善贫困社区的居住状况,为低收入者提供房租补贴,或营建价廉的基本住宅单元,鼓励贫困者自建良好的居住环境。重新组织公共交通网,为买不起车的乘客服务,并将公共设施安排在他们容易抵达的地方。 比较西方城市发展的社会状况,反观深圳城市的发展,不难看到,在不远的将来由于这种贫富悬殊所将导致的城市问题的出现。对深圳而言,虽然经过短短20多年的建设,她还正处于生机勃勃的生长期,却已走过了西方上百年所走的城市建设路程,改革开放造就了一批富裕阶层,同时也扩大了与贫困者的差距,城市和社会失去了应有的平衡,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汽车交通将城市挤压得透不过气;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富裕者住进了豪华的花园别墅,而贫困者却依然生活在城中村;新中心区土地为政府和富贾阶层所占据,随着城市的不断向外扩张,中心区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空心化和衰落。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说,深圳远未形成具有持续活力的城市文化和精神,深圳的城市建设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应当注意吸取西方经验,寻求城市与社会的平衡发展。从建设的角度来说,我们不仅要为富裕者建房,更应该为贫穷者留下生存的空间,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必然是贫富阶层和谐共处的社会,而良好的城市则是任何人都感到适合居住的城市。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