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古建文化 古建通鉴 查看内容

中国100年前名人豪宅

2013-8-16 22:1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90| 评论: 0

摘要:   “五大道”地区是天津名居名宅最为集中的地区,游览“五大道”,看看天津的“小洋楼”,实际上是漫步在建筑艺术长廊上的一次趣味旅行。这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因小洋楼多、保存完整、建筑风格多样以及体 ...

  “五大道”地区是天津名居名宅最为集中的地区,游览“五大道”,看看天津的“小洋楼”,实际上是漫步在建筑艺术长廊上的一次趣味旅行。这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因小洋楼多、保存完整、建筑风格多样以及体现出的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而著名,总建筑面积超过99万平方米,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这些风貌建筑从建筑形式上丰富多彩,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

  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最宽、最长的马路。马场道121号小洋楼,原为英侨学者达文士居住,称“达文士楼”,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园别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坐落在马场道上的还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学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国早期博物馆之一,创建于1922年,建筑为平面“工”字形,具有罗马建筑风格。工商学院建于1925年,主楼三层带地下室,外檐大块蘑菇石墙面,曼塞尔式瓦顶,圆形大钟,为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

  道路两旁绿树掩映着风格各异的小洋楼,漫步其间,使人感到路、房、树的空间尺度恰到好处。睦南道20号为孙殿英旧宅。建于1930年,为三层带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馆,颇为豪华气派。24号为中国近代外交家颜惠庆旧居,建筑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28号的罗马柱廊意式公馆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后代李叔福旧居。50号为张学良二弟张学酩旧居,红砖清水墙,坡瓦顶,具有英国庭院别墅风格。


河北道285号的“疙瘩楼”为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旧居,其建筑非常有特色,我们在这里的一家西餐馆吃了天津之行的最后一餐

  张学铭,辽宁海城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二弟。民国时曾任天津市市长兼警察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等职。该建筑建于1925年,为砖木结构庭院式二层楼房,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建筑造型稳重大方,内部装修考究。

  纳森,英籍犹太人,1910年来华,初任职于开平矿务局,1928年后任开滦矿务局总经理。该建筑建于1928年,为砖木结构庭院式楼房,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建筑整体造型不对称,坡顶造型错落有致,主入口处引导性极强的供券柱廊成为整个立面的构图中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