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古建文化 古建通鉴 查看内容

北京地区昌平古代县城规划

2013-8-16 22:1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04| 评论: 0

摘要:   昌平县现属北京地区郊区一个县。全城呈方形,当年设计之时,建得方方正正。它与“周礼”考工记图基本相似。城的东、西、南、北四方各开一座城门。全城城门未记城门名称,各城门均未建瓮城①,更不建角楼。四面城 ...

  昌平县现属北京地区郊区一个县。全城呈方形,当年设计之时,建得方方正正。它与“周礼”考工记图基本相似。城的东、西、南、北四方各开一座城门。全城城门未记城门名称,各城门均未建瓮城①,更不建角楼。四面城墙都做出垛口,唯东西城墙紧靠南端。东西城墙,名日外闪出,闪出的尺度并不太大。城外也没有护城河的痕迹。从这一点来分析,似乎山区不设护城河,因此在《光绪昌平州志》一书之中并未绘出护城河。

  城内的道路构成“干”字图案。在东、西城门之间有一条直通的路,它是通过谯楼②而到达的。在东门、西门里及大街上各建三门三楼牌坊,且均用石材雕制,人们行走在这条路上,必然要穿过这三座牌坊。在全城的南半部的东西方向还建有一条中心路,但是从谯楼到北门没有大道直通。

  全城的河水自东向西横向流过。凡是重要的建筑,门前都没有石桥。

  城内谯楼以北到北城门之间的公共建筑有药王庙、火神庙、火药局、白衣庵、天仙宫、草场、吕仙阁、斗姥宫、仓场。在谯楼之南有马神庙、三官庙、儒学馆、书院、州署、瑞光寺、参将府、城隍庙等。在南门里有养济院、预备仓、尤公祠、陈公祠、守备署、霸昌道等。

  综上所述,昌平县城规划有九个特点:一是全城呈正方形,没有湾斜之状态。二是城中心建设谯楼两层。三是全城道路为“干”字型,北门里没有大道,紧贴南门之内有一条大道贯通城内。四是城内建五座石牌坊,南门内有三座,东、西门内冬一座。五是城内有寺院三座。六是霸昌道规模大,大门前还有一对旗杆。七是城内之天仙宫、斗姥宫是昌平县特有的。八是这座城池未建护城河,这是比较独特的。九是城内建有环城路。

  ①瓮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有圆形、方形,也有长方形、梯形。

  ②谯楼:城门上或者建在城中心部的、独立的t望楼。

  来源:张驭寰 著《中国古代县城规划图详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