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温州:红日亭改造方案征民意

2013-8-15 19:5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19| 评论: 0

简介:  “这个造型好看”,“还是这个比较实用”……近日,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红日亭附近开设展位,就红日亭改造方案征询市民意见。红日亭里施粥的老人刚一忙完,也全都凑了过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开了。 ...

  “这个造型好看”,“还是这个比较实用”……近日,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红日亭附近开设展位,就红日亭改造方案征询市民意见。红日亭里施粥的老人刚一忙完,也全都凑了过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开了。

  夏舍伏茶、冬施热粥。坐落于华盖山脚下的红日亭,从上世纪70年代烧伏茶供路人解渴祛暑开始,到如今已是温州民间的慈善地标,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文明风景线。然而,现在的红日亭是一个简易的钢结构棚架,且多处出现锈渍,与周围的百年大榕树和华盖山公园格格不入。

  65岁的郑正木老人说,在红日亭义务帮忙的几十位老人中,年纪最小的60岁,年纪最大的已经87岁,行动不是特别方便。由于场地有限,他们煮粥和存放桌椅的地方在对面小区,每天运送东西来回要20多趟,过马路时让人胆战心惊。“所以,大家听说要建新的亭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金国平说,红日亭老人的慈善义举已经成为温州的一张名片,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当红日亭改造的设计任务分派到他那里之后,他马上组织院里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义务免费设计。“这些志愿者都是青年建筑设计师,热情很高。20来个人忙了两个多星期,连国庆假期也在加班加点,赶出了8种方案。”

  笔者看到,这8种设计方案风格各异,有的古朴别致,有的现代时尚,让人目不暇接,难以取舍。

  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院长吴然向记者介绍总体的设计思路:实用摆在第一位,既要为老人施粥提供更好的场地,也为其他老人提供休息活动的场所。其次,要与标志性的大榕树相辅相成。由于大榕树树冠下只有2.3米的空间,且场地较小,因此新红日亭的面积不会超过100平方米。为体现红日亭的草根性,新红日亭不会采用太豪华的装修和昂贵的材料。此外,新红日亭也有主旋律的设计元素,体现政府对民间慈善义举的扶持与关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现场征询,不少市民向设计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金国平介绍,目前只是初步设计方案,在多方征询意见之后,再进行调整和修改,并确定最终方案。

  这些设计方案里面,您最中意哪个?大家可以拨打温州商报新闻热线:88817110或通过新浪微博@温州商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会把您的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或者,您也可以直接发送电子邮件给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邮箱:redsun@wzadri.com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