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商业建筑 查看内容

鹿特丹科普凡泽伊德工程

2013-8-15 19: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50| 评论: 0

简介:鹿特丹科普凡泽伊德工程 ( 1987 年 ― 2010 年) 鹿特丹在二战中受到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在随后又经历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建运动后,鹿特丹保持了它在世界港口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伦敦 ...

鹿特丹科普凡泽伊德工程
19872010年)

鹿特丹在二战中受到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在随后又经历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建运动后,鹿特丹保持了它在世界港口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伦敦、热那亚和纽约,对航海工业需求的改变,使得早期留下来的大片港口用地被迫荒废。科普凡泽伊德城段就包含了125平方公里在滨嫩港,恩特例芬特港和威廉敏那周边的回收用地,这些地方曾经是这个港口的中心区域,而现在被一些容易到达的地方所代替,与鹿特丹中心地区相距甚远。


鹿特丹的科普凡泽伊德工程是欧洲城市扩张的一个最具野心的项目。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它在城市规划方面注意到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如对综合土地利用的强调、将整个新区融入现有城市中心等,另外,在新建筑的设计也保证了较高的质量。

建筑师伯勒斯-威尔逊设计的看桥者之家。对土地的利用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大约包括5300套住房、37万平方米的办公用房、9万平方米的轻工业、教育和其他休闲娱乐设施。这里所采取的那种开放的自由的市场形式,或许源自于伦敦的金雀码头――对规划师来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干事业的天堂,开发商们都会为自己开发的区域进行细致的规划,而这些规划都是在已经确定了的说明性规划框架上进行的,这个框架在为开发商提供指导性方针的同时也留出了自由的空间。

对科普凡泽伊德的开发将一个废弃不用的码头区转变为鹿特丹中心的延伸,这里带有完全的城市特征,并拥有具有标志性的新建筑

由伯勒斯-威尔逊设计的科普凡泽伊德码头周边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中,这个区域开始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城市中心延伸地带,适宜于建设鹿特丹所需要的高质量商业建筑和一些住宅开发项目,区域的发展方向才有了改变。这个规划采用了高密度、高度规则的形式对新的道路和城市建筑进行排列。

伊拉兹马斯桥的周边景观代表了科普凡泽伊德区域创新性的建筑设计方式。凡贝克尔与博斯事务所精彩的伊拉兹马斯大桥于1996年开放,不但在物质空间上起到了连接作用,也为这个地区的复兴起到了生动的象征作用,这就像用钥匙打开了整个工程的锁。

库哈斯的规划中有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增强科普凡泽伊德区域的交通设施,将这个地区更好地跨过马斯河与城市中心联系在一起。这座大桥连接到一条通往科普凡泽伊德的林阴大道上,在后面的一年内,一个新的地铁车站在这里建成。

伊拉兹马斯大桥夜景。这个规划真正做到了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个区域的空间,最迅速而且非常好地将鹿特丹在金融业以及住宅市场的发展商都联系起来,并结合在一起,它采取的是一种贸易似的方式,更是鹿特丹一次大胆的尝试。

由麦加建筑师设计的黑勒科普3住宅工程。科普凡泽伊德采用了公众与私人共同参与的发展模式,在合理的利益分配的前提下,这种模式很好的保证了工程广泛的社会基础与充足的资金来源。

黑勒科普3住宅工程。国家对这个区域的支持除了在基础设施上进行大量投资以外,还在科普凡泽伊德设置了许多的公共机构――包含税收和海关的机构、75000平方米的威廉敏那霍夫办事处就是一个例证。

由伯勒斯-威尔逊设计的卢克斯电影院是这个区域系列新文化设施之一。

影剧院采用红色的金属作为外表材料,在2000年竣工,成为这样一种希望的最生动的表达:将科普凡泽伊德建设成为连接至斯豪文伯格的一个具有活跃的文化、艺术的区域

海员安全中心(1994年竣工)是按照威廉敏那地区制定的规划完成的、最早的新建筑之一,由福斯特及其合伙人事务所设计,这个规划的跨度为15年。

海员安全中心夜景。在兰德堂区域建造的600幢住宅与公寓中,相当的一部分用于出租;在斯塔德斯丢嫩,住宅设计故意将不同的收入阶层和不同思想的人混合在一起居住;在瓦尔普拉特,商店、学校与居住区近在咫尺;科普凡泽伊德南面的帕克则特区,这里的阿尔贝达学院是全国一所规模最大的职业培训中心;接近于城市中心的昂特珀特区域中包含了许多专业的商店、节日市场以及一些豪华的住宅。

由伯勤斯-威尔逊设计的阿尔贝达学院。诺曼福斯特于1992年为威廉敏那地区所做的规划中非常强烈地反映出规划对各种建筑形式的存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科普凡泽伊德区域一半的办公公寓与占很大比例的住宅都将设在这里。规划的跨度为15年( 1995――2010年),福斯特的规划将保留下来的历史性建筑物以及一些主要的现代建筑都包含了进来,威廉敏那区域成为了城市中心地带与远处的早期码头之间的过渡区域,因此,在这里开发高密度的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就是非常合适的了。

阿尔贝达学院。在20世纪末,科普凡泽伊德从尘封已久的区域中建设起来,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扩张,而不是脱离开原来城市的发展。19世纪的码头建设者们曾经有过的梦,或许在战后已经破灭,而今却又结出了极丰盛的果实。

有关资料出自:肯尼斯鲍威尔 著 王钰 译.城市的演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特此鸣谢。

本文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