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说,2006年到2007年6月,在深圳房价节节攀升的汹涌浪潮中,他们在房子来回倒卖中与房价一起疯狂,成为房价上涨的幕后主力推手之一。而今,浪潮退去,从去年10月份以来,深圳房价整体下跌超过30%,多数炒房客也成为裸泳者。
“以前的那个李金东已经死了,我现在只是一个民工,一个住农民房的民工,一个卖音响的民工。”李金东连说了几个民工来唤醒自己。就在不久前,他还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炒房客。他把自己的悲惨遭遇套到“民工”的头上多有不妥,如果他是民工,有钱没钱都是民工,不能有钱的时候是“地主”,没钱的时候就“咱民工”了,这不厚道,也不真实。
李金东们的经历不足惜,网友充满情绪化的新闻跟帖,也大都是这个意思。不要责怪一些网友说话尖刻,房价高企,炒房客“功不可没”,多少网友都是他们财富的买单者,多少网友都在成为他们风光背后的冤魂啊。
炒房客的悲惨经历不足惜,首先,这并不是真正的悲惨经历。任何投资项目都有风险,只挣不赔,本身就违反经济规律,现在赔了,赔得很惨,是为畸形的“财富生产”付出应有的代价,是一直被遮掩的经济规律终于发力了。炒房客多年不倒,越炒越牛,只有我们这个极不正常的房地产市场才能见到吧。
其次,炒房客急遽膨胀的财富,大多可谓不义之财,是继开发商横征暴敛之后对买房者财富的跟进抢掠,是对买不起房者的幸福指数的无理戕害,是对一个经济领域杀鸡取卵怪象的不义推动。只要是有良知的人,都会焦虑于炒房客大军的迅速形成和东西出击,都会焦虑于他们总能历风波而不倒,甚至在宏观调控政策面前谈笑自若。他们的收殓,实在不是良心发现,因而在败退过程中的惨象,不值得同情。
再次,如前所述,多数炒房客急遽膨胀的财富,不是真正的财富。最新版汉语《辞海》对财富的定义是:具有价值的东西。对于炒房客自己来说,急遽膨胀的财富是“最有价值”的,但是对于“勤劳却不致富”的百姓来说,炒房客多了,炒房客的财富多了,是最不公平、最没有价值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