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的政策意蕴
是的,任何一次人类的重大灾难,都是人类的一次次心灵的洗礼和震撼,相信所有的人,无论是国人还是世界各地的民众,在这一时刻,无不会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同时,也能够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及人性的美好。 在特大的地震灾难发生的千钧一发之时,人的生命价值得到真正的张扬。在重大的灾难面前,人们舍弃了以往的歧见,放下了平日中的明争暗斗,消弥了贫与富、贵与贱、老与幼、有与无的差别,让灾难中的生命放在同一个平台得以救护、审视、爱护与尊重。因此,如何抢救灾难中得以存活的每一个生命,成是汶川地震后所有行为的根本所在。就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只要生命有一线的希望,我们就得用百倍的努力。所有的救援,哪怕是还有一丝的希望,没有人敢放弃会放弃。这是人性的光辉,哪怕只是在黑暗的时刻才特别显眼。 生命至上,是这次重大地震灾害后所有的行为的一切价值之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来抢救每一个在灾难中得以存活下来的生命。它不仅展现了人性光辉,而且它成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甚至于整个人类社会凝聚力的动力源。因为,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永远是那样的卑小与脆弱,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得繁衍与存继。因此,每当人类面对着巨大的灾害时候,不仅考验着人性,也带来人们意想不到的许多力量。 生命至上,它也是来自每一个生命内心本身的呼唤。因为,只有生命的存在,才能显现出人类活动的意义,才能成创造人类社会一切的泉源。如果没有生命的存在,人类社会所以的功名利都视如粪土,既没有任何价值更没有意义。 生命至上也是为生者的渴望。每一个人不仅渴望能够存活着,而且更渴望有尊严的存活着。每一个人都渴望在自由、平等、博爱中存活。在重大的灾难面前,尽管人性光辉是那样的短暂,但至少在人类灾难的黑暗时刻是如此的闪耀。可以说,在汶川地震的灾难面前,真正体现出了生命至上的内在意蕴。 但是,黑暗总会过去,重大的灾难也不会时时发生。面对一片废墟,面对生与死的呼喊,面对突如其来的失去,人与人的心可以如此靠近。因为,当天地崩裂时,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放在心上。不过,人性在灾难出现时的光辉,并不能只有在黑暗中看到光。每一个人更希望天天生活在阳光的照耀下。也就是说,生命至上,并非仅是国家民族陷入灾难的价值,并非是人类面对生与死分离时的价值,它更多的是让每一个活着人都能够在自由、平等、博爱的环境中生活,让他们在生的时候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快乐、活出自己的幸福。而这些则我们政府制度安排的基础,也是我们政府所有政策的意蕴。 所以,十七大报告关于民生的思想,我拍手称快,为了鼓与呼。但我们政府不要把这些思想仅是写在纸上,而是要落实在每一项政府的政策中。每一个人的生命不仅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是至上,而且在平常的每时每刻更应该是至上的。在汶川地震重大的灾难面前政府做到了,我想在平常生活政府也会朝向这个方向。它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起飞与发展的契机。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