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antiago Parramón强烈建议建立一个独特的容器,包括众多的建筑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空间内, Santiago Parramón的设计灵感源自台湾传统形状的编织篮子。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1hweg6i8ri8n8kyp7.jpg.thumb.jpg)
建筑设计:Santiago Parramón 项目地址:台湾
这个篮子成为解释当代的的古代传统艺术和文化。细线组成的陶瓷元素,使过滤器的光线散射到室内,改变了光线的形状和体积。Santiago Parramón设计的皮肤过滤器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的审美价值,也有助于减少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被动的依赖,如遮阳和自然光照明。 建筑内部的“暗访者”的与公共空间的设计程序是不可分割的。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孔隙被允许向室内渗透一些自然光并通风。这个设计还进一步提供了一个额外的体验,提供了意想不到的两个主要内容:博物馆和图书馆。 到达这些由暗洞通过的相互缠绕的网络状公共空间——博物馆和图书馆,穿透厚厚的建筑。这种非常规的设计让我们面临一个大的多孔的对象,从公园和主要街道吸引来游客,并引导他们到那些有自然风格的建筑景观之中,使他们在台中市留下深刻印象。 错综复杂的景观不仅直接反映了台湾的丰富的文化,而且这也是巧妙的、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自然景观。就像编织竹,我们相信美在于收敛这些错综复杂的竹条,从众多竹条中产生一个织点,编织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公共图书馆和美术博物馆都是围绕一个公共空间,所有的功能在相互集成和连接的同时,还保持他们的独立性。建筑被建在两个主要的公开的楼层,第一层和第三层。一楼是连续性的公园,是一个完全透明的公园,看上去没有任何妨碍视觉的物体,也好像没有物理上的连接。从坡道的第一级开放空气,将博物馆的参观者引去第一个地下室,这里是永久性的展区。在大楼的另一边,一个公共电梯带游客直接到大堂的图书馆,那个位于第三层。 有两个开放的坡道连接第一楼和第二楼,那里的管理、研究和教育都是围绕一个空间而建。从这个空间是另一个开放的坡道,需要人们去第三层。在第三层的特殊收集区域里,是博物馆和其他的展览空间,那里的大堂和公共服务的图书馆都是围绕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而建的,另外还有开放的街边和公园。第四、第五和第六层都属于于图书馆,只能从三楼大厅进入。书库被设计成一个连续的开放空间,所有不同的阅读区域、文化资源之间可以共享楼梯、电梯或缓和的坡道。从这些坡道可以继续走到建筑物的屋顶,那是一个露天的阅读平台。 这个建筑的核心区域有一个双重角色:既整合了整个建筑,又是垂直且循环的通道,包含了电梯间和消防疏散楼梯。这座建筑是一个大型的、多孔的,召集和吸引着来自公园或主要街道的游客;需要它们提供意见、改善环境,提升这座景观的档次。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1njfe9ipz418m3pqq.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1qzt77tgldc43pibd.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2m77988gwp98v97zv.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2g1zuu388k4uu33yf.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2qhhx344xveyskuye.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2h91xj9q77ob28xq2.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2eww15l2cr6ujx8i6.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2g9le933e29399eff.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2ubbwsdsessn6565s.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3knukn0uhiip3z0xq.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3a1ycjwwyqwylqei0.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8/13/153523v0t8jdld85gghs5t.jpg.thumb.jpg)
译者: 毛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