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园林仿建岭南名园 展现岭南传统园林艺术文化
摘要:5月18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内,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仿建的岭南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承载着浓浓的岭南文化艺术,永远落户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由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等领导人陪同参观了项目,周干峙院士,孟兆祯院士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陈晓丽,及曹南燕、张树林、王绍增等专家学者也纷纷到场参观,他们给予了余荫山房仿建项目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仿建项目充分体现了国务院保护文物余荫山房的精美,也展示了岭南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等领导参观考察园博馆余荫山房
吴桂昌董事长与专家合影于园博馆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仿建平面图
余荫山房设计效果图
余荫山房岭南传统园林工艺赏析 木雕 木雕是本园最具代表的艺术珍品,在整个项目中占有极重的比例。木雕作为广东的民间艺术,它能够把厅堂装饰得富丽堂皇,又能使之淳朴大方。深柳堂正中的 “松鹤延年”及“松鼠葡萄”两幅大型挂落(花罩),其雕塑的形体秀丽、姿态活泼、自然逼真,皆为木雕珍品。堂内除木雕挂落,还有双面书法木雕,内刻多个名家手迹,清乾隆时期大学士刘墉的书法手迹:“韩持国在洛中作诗云,闭门读易程夫子,宴坐焚香范使君”最引人注目,四周雕刻各种花鸟图案,刀法细腻,巧夺天工,浓郁的岭南氛围令人陶醉。由于历史的原因,余荫山房保留的历史资料并不多,因此,木雕工艺师傅必须根据测绘及设计图纸,在现场核实每一个木雕花饰形状及构件的尺寸,并在现场作画以利于指导施工,同时运用专业相机对木雕拍照,以1:1的比例打印出来对照施工,以保持原真性。
松鹤延年花罩(仿建)
双面书法木雕(仿建)
满洲窗 满洲窗是岭南园林建筑装饰的另一显著特色,是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深柳堂内的满洲窗,在细密的六角形窗格中镶嵌着进口蓝白两色玻璃,中央装饰红底白色花卉图案,设计精美,室外阳光透过玻璃射入室内,使得光线强度减弱并产生一种冷峻的奇妙效果。
满洲窗(仿建)
灰塑 灰塑,广东民间俗称灰批,是岭南园林传统建筑特有的装饰艺术,一般设于建筑墙壁上和屋脊上,以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寺庙和豪门大宅用得最多。
窗缘灰塑(原貌)
山墙灰塑(仿建)
门头灰塑(仿建)
砖雕 岭南传统园林中,砖雕的使用比较普遍,在珠三角园林建筑中,许多祠堂及寺庙均有,常应用于墀头、照壁、石匾装饰等位置。
砖雕细部(仿建)
蚝壳片 蚝壳片装饰挂件是广味十足的“土玻璃”。在清同治年间的时候,我国是无法生产玻璃的,为了能使大厅或走廊更加明亮,古人用了生蚝壳打磨成薄片作为窗户的透光挂件来增强厅堂的光亮度。 蚝壳片的制作,必须用个头大,质量好的蚝壳打磨成均匀的薄片,才能做成蚝壳窗。它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并具备装饰性,私密性的特点,是岭南园林建筑装饰的一个亮点, 反映了岭南园林海洋文化的特征。经过几番周折项目部在江浙一带找到了适合的蚝壳片挂件,后用于深柳堂走廊及桥廊、临池别馆走廊的横披上,在现有灯光科技的辅助下,仿建的透光性甚至超过原址,令人赞叹。
蚝壳片横披(仿建)
蚝壳片装饰窗细部(仿建)
家具及字画 余荫山房经历过特殊的历史时期,家具及字画均是散失后添补的。为了复原历史原貌及尊重传统文化,特别邀请了省内著名的家具考古拍卖专家及广州家具界最著名的厂长及相关工艺师傅,经现场多次考证确定了仿建的深柳堂家具及字画的制作方案,力求突显岭南传统特色。
正厅桌椅(仿建)
堂中字帖(仿建,符合美学特征)
偏厅字画(仿建,统一规格,兰梅成对)
建筑小品 浣红跨绿桥,被誉为岭南传统园林最具特色的建筑造型。该廊桥把余荫山房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部“红雨”,东部“绿云”,故名“浣红跨绿”。相比于原貌,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现代科技的辅助,比如对石拱桥圆弧的定位,力求使仿建的圆拱石桥弧度更加自然柔和,使其更胜于原址。 同时,考虑,浣红跨绿与英石假山跌水应是一个组合的整体,故在桥东侧我们建了一座飘逸灵秀,状如祥云的英石造景。
浣红跨绿廊桥(仿建)
赏石及理水 在岭南庭园中,各种石景的处理艺术也独树一帜。岭南园林在众多的景石材料中,英石为最常用。余荫山房中以英石巧构胜景者甚多。仿建工程水庭之西,仿“童子拜观音”堆叠英石石景,主峰为面相慈祥的观音菩萨,其下巧妙堆叠石景,酷似跪地下拜的童子。在本园主入口处,多出一个原作没有的较大花坛,根据用地现状条件与设计立意,结合岭南传统园林多种造景元素,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组有别于余荫山房原貌的新的 “迎宾石”景观,以欢迎来客。
英石景石(仿建)
岭南传统之绿化配置 岭南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往往选用亚热带植物,以常绿阔叶树占优势,群落外貌终年常绿;季相变化不明显,花期选择往往以春秋两季为主,种类繁多。 岭南庭园一般为具有一定文化修养、政治地位的文人雅士所建,园中所选造景植物多少反映了园主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