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智能工程 查看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大楼

2021-6-13 21:0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1852| 评论: 0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新建闵行校区智能大楼坐落于闵行校区南校门(凯旋门)西翼,是校园入口节点的重要门户形象建筑,主要用于电信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科研平台(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教育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和公 ...

上海交通大学新建闵行校区智能大楼坐落于闵行校区南校门(凯旋门)西翼,是校园入口节点的重要门户形象建筑,主要用于电信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科研平台(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教育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和公共服务测试平台,旨在为上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造一流科研实验平台。

校园轴线

根据同济设计集团建筑设计一院近期发布的中标设计方案所示,智能大楼总建筑面积约4.0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2.78万平方米,地下约1.24万平方米。建设地块总用地面积约1.87万平方米,东西长约355米,南北宽约55米,用地狭长、进深较窄,对建筑的平面布置和形体布局提出了挑战。

校园内主立面效果图

建筑顺应地形特点沿东西水平展开,根据功能需求设置了三大功能块——

国家与上海重点实验室,位于东侧面向校门,展示形象,便于参观;

人工智能研究院,地处中部,上下贯通,功能完整;

创新创业平台体量,面向西侧水体,注重安静的环境与景观的利用。

各功能块之间利用中庭、连廊、平台,形成丰富的共享与交流场地,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智能大楼总长度218.7米,建成后,将是国内高校中鲜有的超长体量科研实验建筑。

中部平台透视图

“数字画卷”和“生态绿舟”是两大核心设计理念:

“数字画卷”

徐徐展开的建筑立面如数字编码丰富多变,流动的信息恰似山水形态化成凝固建筑,立面肌理虚实渐变,宛若一幅画卷展示着校园形象,灵动而富有层次。

“生态绿舟”

目前这片区域是校园中难得的一块草木葱郁、配备有健身步道的带状公园,设计方案将用连续的绿化屋面再现原始记忆,不失为人人共享的公共空间。

在对上交大校园色彩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师选用了代表“交大红”的红色陶板和代表“交大灰”的浅色清水混凝土做为立面材料。

南侧沿街效果图

主立面由7种标准板块通过陶板与玻璃的渐变拼接而成,可根据室内不同功能需求调整窗墙比。主入口中庭及东侧局部采用通高玻璃幕墙,虚实结合,主次有致。

设计师衷心希望,智能大楼能为师生创造一个开放共享、智能智慧、灵活可变的工作学习和实验研究环境。

主入口透视

地下一层室内大台阶透视图

实验室参观走道与半开放研讨空间室内效果图

图文来源: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