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中国建筑师 查看内容

邵韦平 : 数字时代的建筑技术重构与品质营造

2021-6-11 22:3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248| 评论: 0

简介:邵韦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注册建筑师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中 ...

邵韦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注册建筑师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等硕士生导师。代表作品:凤凰中心、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中国元素设计(1、3、4#院)、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区城市设计及公共空间设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北京CBD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公共空间建筑设计、中信大厦、城奥大厦、北京冬奥村人才公租房等。

时代特征与设计趋势

新技术的革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文化和社会,而且这种改变正在与日俱增,在深度、广度上持续发展。同样,在建筑学领域中,数字科技的使用正在逐步改变建筑设计方法和过程,改变我们以往对空间、物质、材料、形式的认知,形成对建筑学科传统观念的挑战。

新的设计思想、方法、手段和成果在呈现方面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借助数字科技,在一个相对粗放的建设环境中,设计师仍然有机会提升创作和营造品质。这是当代本土建筑师、设计师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3年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设计是我们第一次和国际上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师合作,当时外方合作是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这次合作对我们的冲击是巨大的,可以说,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枢纽机场航站楼,由主楼、国际候机廊和楼前交通系统组成,南北向长290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其建筑形式和空间处理是诗意和理性的完美融合,外形采用具有空气动力学曲线特征的三维屋面,将三座分离的建筑分别覆盖,搭配悬挑幕墙共同营造了令人难忘的出行体验,是机场航站楼建筑的经典之作。

数字与技术重构

当今建筑学及建筑业正在数字科技推动下,面临着变革和技术重构。数字为设计者带来新的可能,如交通工具的变革为人的活动范围提供了空前的便捷一样,人机互动形成智慧叠加,大大提升了设计者对建筑的系统整合能力,通过设计过程虚拟动态的管控,为创造全新的建筑物质性能提供可能。这种复杂的几何形式和流动的空间形态在数字技术成熟运用之前,是极为罕见的。

数字科技为设计创造了无限的自由。数字技术为设计者提供了一种基于建构目的、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让设计创造更加贴近技术的实现性,从而也更容易获得建筑创新的机会。受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局限,传统建筑在形式创新和技术策略选择上都很难突破前人的范式。今天,在数字科技的推动下,设计创作已经完全摆脱这种局面,一种更充满活力、更令人激动的新建筑美学思潮已经形成。

“对国内建筑师来说,凤凰中心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挑战。因为业主要求必须由国内建筑师来设计。最终,我们的方案获得了成功。”

凤凰中心是一个集电视节目制作、办公、商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建筑,外形借鉴了数学中著名的“莫比乌斯环”,在极具现代感的外形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运用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控制、工程协同、加工建造、生态策略多方面展开科技创新探索,实现了达到制造业精度等级的建筑成果。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以理性的设计方法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和大量与众不同的创新要素,是本土设计师智慧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产物,也探索出一套针对当代建筑设计的整体建构方法。

数字与品质营造

数字技术大大拓展了设计者的潜能,可能基于建筑的全生命需求去考虑设计的策略,设计有机会基于建造和使用目标的需求,开展更科学的设计活动,借助数字的力量,改变传统建筑业粗放、碎片化的状态。

今天的建筑实践已经呈现这样的可能:智能的生产技术将设计师从标准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非标准的定制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奢望。同样,当数字科技被用作整合环境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的工具时,它的潜力才真正被激发出来。数字营造与工业化结合,将能够替代不确定的现场人工建造弊端,实现高精度加工和建造。数字营造将使建筑业生产方式升级,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地完成建筑物的建造,并减少浪费。

数字设计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数字科技发展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的重要目标。数字科技将成为建筑学科发展和建筑业技术提升的关键动力。

当前,数字科技在一系列大型、尖端建筑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以及开拓性研究,如参数化设计、性能优化、数控建造、智慧运行、智能设计等,已经展现出重要的发展前景。未来,其一定会向更加综合化、智能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城奥大厦的设计,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设计体现绿色建筑理念,让建筑的自身能源利用与能源消耗总体平衡。”

城奥大厦集办公、商业及配套服务为一体,建筑主体形象呈柔和的流线造型,层层如涟漪般展开的建筑界面,宛如花样滑冰的运动轨迹。借助CATIA混合建模技术,对玻璃幕墙进行模数化设计,利用放射轴面和弧形平行轴面的组合轴网进行整体控制。采用参数化设计+BIM设计,将设计理念全面渗透到项目“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智能化管理。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