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领先支撑市场经营领先,以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实施“技术营销”是中国市政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中南市政院)近年来着力开展的工作之一。2017年,面对勘察设计行业的深刻变化,中南市政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2017年3月,中南市政院隆重召开了“第一届科技工作大会”,全面回顾建院以来的科技成果,63年的发展史是市政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缩影,紧密结合行业难点奋勇攻关、赢得了市场和尊重,得出了一个朴实的结论:科技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 院长、党委书记杨书平在科技工作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总院分管领导牵头,总工办、科研院和科技信息部具体负责,以全体技术人员为主体,充分发挥两站和江苏溢阳研发中心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方面的人财物配置体系,不断提高全院各专业研发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培养科技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作为科技型企业,中南市政院深深地知道: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亘古不变的真理。创新一定是全员创新,一定是结合日常工程实践的创新。科技工作大会,进一步寄托了全体科技工作者的期盼,强化了创新意识,指明了工作方向。 2017年,是中南市政院科研工作的丰收年。除了正在开展的“组合填料A/O-SBR工艺技术”、“巢湖市水源优化与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地下水源饮用水卤代烃及硬度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子课题”、“供水管网漏失率、排水管道入渗率非工程控制技术研究”的科研任务。 中南市政院又中标2个国家水专项课题。“城市供水系统规划设计关键技术评估及标准化”课题(科研费用4000万),中南市政院是牵头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上海市政院、哈工大和同济大学等将配合完成该项目,将有利于巩固中南市政院在给水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城镇供水系统关键材料设备评估验证及标准化”课题(科研费用5000万),中南市政院作为负责单位,将能掌握供水关键材料设备的信息和话语权。 博士后科研课题也取得阶段性进展。课题组提出的运用廉价凹凸棒石矿物材料进行深度处理的研究课题,已经提交湖北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审核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对凹凸棒石矿物原料进行优选,通过有机改性等技术手段提高吸附效力,有利于改变目前行业内主要依靠造价高、难以再生的活性炭吸附的模式。 2017年上半年,中南市政院的专利申请较往年显著增多,目前已受理的专利申请已经达到36项,专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除了给水排水优势专业外,道路、桥梁、土壤修复等专业方面的专利申请也有突破。 正在主编、参编标准规范近10项,主编《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侧向流泥水分离斜板沉淀池设计规程》等,参编《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镇给水排水、水处理用臭氧发生器技术要求》和《室外给水工程建设规范》等;还担任《中国市政设计行业BIM指南2017版》系列之一《给排水工程BIM技术》第一主编,负责编写组织工作。 目前,中南市政院将作为全国九家勘察设计单位之一,正在参加全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试点,体现了先行先试、勇立潮头的态度;15期“技术讲坛”已开展了6期,水体治理、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土壤修复等专题脱产技术培训正在紧锣密鼓策划中;新增专职BIM人员3人,BIM研发中心力量进一步充实,全院各生产部门申报的BIM项目全力推进;选送作品参加“龙图杯”、“创新杯”及湖北省勘协组织的BIM大赛,更加自信地参与行业竞争;申报2017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28项。“减少排水管道声呐检测缺陷判读时间”正在参加2017年度国家工程建设(勘察设计)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选。 2017年,中南市政院将进一步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与科技进步潮流,逐步完善科技平台的搭建,不断提高科技管理与信息化水平,积极申报专利和参加规范、标准编制,拓展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多方面齐发力,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创新发展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