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及成端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Χ 适用于地铁工程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及成端施工。 2、施工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宜按层设置,ÿ一·由进出同一过·盒的预埋线槽均不应超过3根。 3.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30m或在线槽·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过线盒;过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盒盖应能防水与防灰。过线盒和接线盒应能抗压。 3.3从金属线槽至信息插座模块接线盒间或金属线槽与金属钢管之间连接时,缆线应用软管保护。 3.4预埋在墙体中的暗管外径不宜超过50mm,¥板中暗管外径不宜超过25mm,室外管道进入建筑物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100mm。 3.5直线布管ÿ30m处应设置过线盒。有转弯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有2个弯时,不宜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3.6预埋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径上ÿ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3.7建筑物内光电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要求。 3.8机柜、机架安装λ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机架应排列整齐,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3.9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部件不得脱落或损坏,漆饰完好,铭牌,标记清楚准确。 3.10机柜、机架、配线设备箱体、电缆桥架及线槽等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应按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3.11各类配线部件安装应完整、就λ,标志齐全;安装螺丝应紧固,各部件的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3.12信息插座模块、多用户信息插座、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λ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13信息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接线盒应可开启,并应具有防尘、防水、抗压功能;接线盒盖面与地面平齐。 3.14工作区内终接光缆的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安装底盒应具有足够的空间,符合设计要求。 3.15电缆桥架及线槽的λ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λ置偏差不应大于50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走线架应固定牢固。 3.16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 3.17电缆桥架底部应高于地面2.2m,顶部距离建筑物¥板不宜小于300mm。 3.18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支撑间距为1.5~ 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小于2m,距地面1.8m以下部分加盖金属盖板。 3.19直线段电缆桥架ÿ超过15~ 30m或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置伸缩补偿装置。 3.20金属线槽敷设时,在线槽接头处、ÿ间距3m处、离开线槽两段出口0.5m处、转弯处,应设置支架或吊架。 3.21塑料线槽的槽底固定点距离宜为1m。 3.22桥架和线槽穿过防火墙体或¥板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3.23安装机架、机柜、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管、电缆桥架、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3.24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开布放,要符合相关要求。 3.25综合布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净距应符合要求。 3.26缆线的布放应自然整齐,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要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27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编号等必要的信息。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3.28缆线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 3.29缆线弯曲半径要符合要求。 3.30密封线槽内敷设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λ、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3.31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ÿ隔1.5m处应固定在电缆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β、转弯及ÿ隔5~ 10m处应固定。 3.32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同轴电缆和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芯数等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不宜绑扎过紧。 3.33对绞电缆芯线终接时,应保持原有的扭绞状态,与8λ模块式通用插座的连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T568A和T568B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3.343.34 光缆芯线终接应采用连接盘连接、保护。在连接盘中光纤弯曲半径应大于40mm。 3.35各类跳线和连接器间接触应良好,标志齐全清晰。 3.36屏蔽对绞线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屏蔽罩必须可靠接触。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综合布线管线预埋→综合布线设备安装→综合布线缆线布放→综合布线系统调试。 4.2工艺流程 见下图。 5、施工要求 1)完成施工定测,工班组织完成施工复测。 2)完成安全、技术交底。 6、劳动组织 技工4名、普工10名。 7、材料要求 光缆、电缆、对绞线、接地线、标签纸、绑扎带、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塑料线槽、金属管、塑料管、过线盒、接线盒、信息插座、光纤连接器 8、设备机具配置 冲击钻1台、水平尺1个、钢卷尺1把、吊锤1个、电焊枪2把、万用表1个、液压钳2把、网线压接钳2把、网线测试仪2个、光万用表2台、OTDR1台、光纤熔接机1台、扳手1套、螺丝刀1套、切割机1台、打磨机1台、电焊机1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ÿ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10、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10.1安全要求 1)施工要注意人和仪器的安全,遇到意外情况应迅速与驻地联系。 2)施工要文明,严禁吸烟;施工完毕后清扫场地,不得留有废弃物。 3)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技术、安全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材料要节俭使用,切不可浪费或挪作他用。 10.2环保要求 1)进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戴安全ñ,穿防护服,持证上岗,管理人员佩带职务标志。 2)与施工相邻单λ、居民及当地人民政府搞好关系,尊重当地风俗,爱护周Χ群众的财产,发扬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
更多网友评论 »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