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模板工程创优
一、案例工程结构概况 1.基础形式 1-9#楼为条形基础,10#、11#楼为筏板基础,渔村平台1-17区均为条形基础形式。其中10#、11#楼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其他均为人工强夯处理。 2地下水文概况 65.80m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基岩裂隙孔洞潜水和微承压水。在勘察期间实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0.40~7.10m,水位标高为24.33~27.22m。地下水位年变幅约为1.50m;地勘报告资料显示:本次基坑坑壁土层部分为素土回填压实(原土层具弱膨胀性和松散性);基坑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塔吊配置两台ZI7030型塔吊和一台6011型塔吊。 3钢筋情况 描述采用的钢筋型号HPB300直径6.5mm以及HRB400E直径6-32mm的钢筋,直径大于16mm的钢筋均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4砼情况 1#、2#、3#、4#、5#、6#、7#、8#、9#楼基础梁混凝土等级为C35,梁、板、柱混凝土等级均为C30;10#楼基础梁混凝土等级为C40,梁、板、混柱凝土等级均为C30,柱混凝土等级为C40,其中裙房梁板柱均为C30; 1#楼基础梁混凝土等级为C35,梁、板、柱混凝土等级均为C30,11#楼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40,墙、柱混凝土等级-2.200~-0.050为C40,墙、柱混凝土等级-0.050往上为C30; 渔村平台1区~17区基础梁混凝土等级为C40,梁、板、柱混凝土等级均为C30,其中15区为12#楼,14区为13#楼,12区为14#楼,11区为15#楼,7区为16#楼,6区为18#楼。 5不同部位结构断面尺寸 1#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600,700*800,基础底部宽度为2950; 2#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700,基础底部宽度为1000; 3#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700,基础底部宽度为1000; 4#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700,基础底部宽度为1200; 5#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700,基础底部宽度为1000; 6#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700和300*600,基础底部宽度为1000; 7#、8#、9#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600,柱墩底部宽度为2000*2000; 10#楼基础底板厚度为500,承台和承台梁高1400,外墙厚度为600; 11#楼基础底板厚度为400,承台高度800和1200,地梁高度800,外墙厚度400; 12#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600,柱墩底部宽度为1600*1600; 13#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600,柱墩底部宽度为1800*1800; 14#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600,柱墩底部宽度为1600*1600,1800*1800,2000*2000; 15#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600,柱墩底部宽度为1400*1400,2600*2600; 16#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600,柱墩底部宽度为2300*3600,2000*2000,1400*1400; 17#、18#楼条形基础地基梁尺寸300*600,400*700,条基底部宽度为1400。 6内隔墙情况 10#楼内墙250、400、500、600,11#楼墙厚为400、600、700。 7其它 本工程中,11#楼出现架空层中没有板面只有梁和墙,施工中需采用特殊措施。由于钢结构较高且附着位置过长,需在10#楼核心筒内立2台7035塔吊。 二、模板的选型 项目为剪力墙结构,模板采用软膜,现浇板采用12cm厚竹胶合板,墙、柱楼梯采用18cm厚木胶合板,门窗洞口采用木胶合板的支拆模方案。 三、关键部位模板的技术要求 除整体配模要求外,模板设计的重点放在阴阳角接口,楼层间过渡节点、底部节点、门窗洞口、电梯井筒等一些特殊部位的模板设计上,以保证洞口方正、尺寸准确、层间过度自然,同时注意各种接缝的处理,做到不变形,不跑位,不涨模,不漏浆,还应注意穿墙螺栓的布置与模板背楞的刚度配合,特别注意其与上、下口及门窗洞口处间距不宜过大,避免胀模及漏浆现象。 四、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a、地下室外墙采用组合式止水对拉螺栓加固,内墙采用普通对拉螺栓加固。模板上、中、下设三道限位支撑,限位支撑做成卡具形式放在两排钢筋上,既限制了两排钢筋的宽度,又防止模板靠钢筋过近,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 b、本工程墙柱采用木模板,模板接缝处的方木要和模板面板紧密接触,消除混凝土在模板连接处形成的错台,模板拼缝处贴双面胶带,彻底消除拼缝不严产生漏浆现象。 c、为保证暗梁、楼板底面平整,光洁度达到清水无粉刷要求,顶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合板及50×100mm木龙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d、顶板模板与墙体的接缝处,用留有宽35mm深12mm的企口木方代替板模,将板模搭在企口上,板模与木方接触处垫海绵条,防止漏浆。 e、现浇顶板采取“支撑+可调丝杆+钢管主龙骨+木龙骨+竹胶合板”的散支散拆支模方案。顶板模板选用12mm厚镜面竹胶板、龙骨选用50×100木方,间距不大于 300mm;为满足板面平整度要求,全部木方采用压刨将接触面的一侧刨平。在设计中,支设顶板模板时,沿板的边缘设置木方,拆模撬动木方便可带动模板下落。这样,既保护了模板材料,增加了模板周转次数又避免了边角处跑浆。顶板模板拼缝的严密与否,直接影响顶板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清水混凝土外观的关键,使其接缝严密、棱角方正、不漏浆、混凝土表面无明显痕迹,从而才能提高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五、特殊部位的技术措施 a、为了保证楼梯踏步装饰后的美观,在楼梯踏步的设计尺寸上建议做如下调整:上行方向该跑踏步面整体前移30mm,下行方向该跑踏步面整体后移30mm,面层装饰完成后,两跑踏步面在同一平面。调整后的优点是装修完成后,楼梯踏步的整体观感更加美观,对结构而言,所做的调整并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 b、滴水线模板,阳台、雨蓬及窗上口部位的凹槽形滴水线,模板设计中采取在模板上钉“米厘条”的做法,使滴水线在结构混凝土施工中一次成型,拆模后将线条拆出即可,施工方便,而且线条光滑顺直。 c、空调洞的留置,传统作法是将空调洞套管固定于剪力墙钢筋上,因钢筋在加固过程中的移动,空调洞上下不垂直。可在外模相应部位点焊固定短钢管,直径比空调洞套管小约5mm,长度10mm,将空调洞套管卡紧。 说明:空调洞套管在外墙时,室内比室外高10mm,防止雨水倒灌。 d、顶板木模板拼缝 顶板木模板拼缝采用硬拼,减少了接缝处的错台现象,在接缝部位不再粘贴黄胶带,提高了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六、楼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a、模板进场前要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模板的平整度,模板的接缝,加工精度,支架焊接情况等。 b、墙柱烂根的处理:采用现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柱、墙根部支设模板处分别用4m和2m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板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模时加设海绵条的办法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更多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