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墨西哥取消中国中标高铁项目 仅赔偿中国810万

2016-5-2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92|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据路透社报道,墨西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尤里里亚·马斯科特(YuririaMascott)近日表示,由于取消高铁项目,墨政府的相关法律部门正在评估中国铁建提交的索赔申请。法律团队预估赔偿金额近2000万比索(131万美元 ...

摘要:据路透社报道,墨西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尤里里亚·马斯科特(YuririaMascott)近日表示,由于取消高铁项目,墨政府的相关法律部门正在评估中国铁建提交的索赔申请。法律团队预估赔偿金额近2000万比索(131万美元,约合810万元人民币)。

墨西哥高铁项目

这算是备受关注的中方企业因高铁取消向墨西哥索赔事宜终于有了新进展。
      尤里里亚·马斯科特表示,政府已经完成了对中国铁建竞标成本的分析,“法律团队告诉我赔偿金额料接近2,000万披索,”
      中方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墨西哥取消高铁项目后,中国铁建和原中国南车等企业联合体共同向墨方提出索赔,此次申请赔偿是中国铁建牵头,但赔款是给多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
      墨西哥高铁项目指连接首都墨西哥城与制造业中心克雷塔罗的210公里高铁,涉及金额37.5亿美元,是第一条拉丁美洲高速铁路项目,也是墨西哥迄今为止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墨西哥高铁曾被认为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单,但其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2014年11月3日,墨西哥交通和运输部宣布由中国铁建牵头的联合体中标这一项目,国内铁路行业曾为此一片欢腾。参与竞标的中方企业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墨西哥方面在递交标书时间和建设周期上要求比较高,许多国际巨头都力不从心,中国企业的优势得以显现。此外,由铁路建设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联合墨西哥当地企业一起投标,也是我们能够中标的原因之一。墨西哥高铁项目对周边国家接受中国企业及中国技术将有示范效应。
      但仅仅3天后,由于外界质疑和墨西哥国内压力,墨西哥政府撤销了中标结果。2015年1月14日,墨西哥官方重启该项目的招标,墨方曾确认,有包括中国公司、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在内的5家企业有意参与新一轮招标,但16天后,墨西哥官方宣布无限期搁置这一项目。
  究其原因,说法众多。有一种说法是,高铁项目可能涉嫌不公正交易。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墨西哥总统涅托有一处价值700万美元的豪宅,而豪宅与中铁建联合体中一家当地公司Teya有关,Teya的母公司—GrupoHiga建筑集团,在涅托当墨西哥州州长期间,就曾拿下过价值不菲的政府建设项目。有人猜测高铁项目可能涉嫌行贿受贿,竞标结果不够公平公正。
      另一种说法是,取消中标结果,源于墨西哥政府的党派之争。涅托率领的革命制度党是国会的第一大党,但在参议院128席中占54席,众议院500席中占212席,无法完全掌控国会,另外两大政党—国家行动党和民主革命党在国会的实力也比较强大。据悉由于涅托所进行的改革不完全被其他党派赞成,受到了其他党派的极力反对,因此,墨西哥高铁项目也是墨西哥政府党派斗阵的主要阵地之一,取消中标结果自然而然在某种意义上也与党派斗争有关。
      还有种说法是,墨西哥高铁线路较长,涉及征用农民土地和环保问题,或引起社会动荡不能不停。以例为证,2015年1月,墨西哥联邦环境保护署以触犯环保法规等为由,下令位于加勒比海旅游胜地坎昆市郊的中资商城项目“坎昆龙城”停工。
      中国铁建总裁助理兼中国铁建国际集团董事长卓磊在2014年曾表示,在墨西哥政府2013年底公布建设该国首条高铁的国际公开招标信息之后,中国铁建与中国南车以及墨西哥本土四家公司组成了约四百人的国际联合团队,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卓磊称,“仅标书就装了8个箱子、重2.1吨”。
      尽管中铁建及其诉讼代理人并未公开透露其索赔标的金额,但自去年1月底墨西哥“二次招标”再度“跳票”起、尤其2015年3月中铁建宣布正式进入索赔程序后,各方对“墨西哥究竟该赔多少钱”议论纷纷,大多数舆论认为,鉴于中铁建为首的国际联合体完全履行了招投标义务,毁约系墨西哥方的单方面行为,赔偿金额理应是一个较大的数字。
      很显然,墨西哥方面此时放出这样的风声,带有“就地还钱”、希望尽可能减少赔付损失的意图(事实上早在2014年11月他们就曾多次释放“赔偿只是象征性的”、“不可能很多”、“也许只有两三百万比索”等试探性“气球”),这在类似国际商务诉讼纠纷中,原本是司空见惯的常态,可谓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赔偿方循惯例“就地还钱”,索赔方同样也应循惯例“漫天要价”才是。
      正如不少观察家所评论的,墨西哥政府在墨西哥城-克雷塔罗高铁招标中表现出拉美类似工程中屡见不鲜的随意、散漫,第一次招投标时就因“不专业”而导致除中国公司外所有投标方退出。第二次招投标(即单方面毁约后于2015年1月29日举行的一次),又重演了出尔反尔的一幕。第一次从宣布中标到毁诺仅隔3天,第二次从宣布招标文件到无限期推迟招标更只隔1天,这种做法对投标、中标企业所带来的额外成本、费用可想而知。
      中铁建曾透露,仅前期工作就在墨西哥投入200名技术人员,成本数以百万美元计。曾有墨西哥方面根据墨西哥《公共工程及相关法案》相关规定,称如果墨西哥方能争取到补偿金不超过投标总金额1%,即在5.9亿墨西哥比索以下,就算是“不错的成功”,因为这样的纠纷倘中方诉诸国际仲裁,后果对墨西哥而言只会更严重。不难计算,即便只有5.9亿比索,也将是此次墨西哥官员“吹风数”的29倍半。
      时至今日中铁建虽表明“依法索赔”,但一直对索赔金额讳莫如深,有观察家怀疑,中方仍对未来墨西哥方面重启高铁工程抱有期待,或许希望通过在索赔时“手下留情”,换取未来再次招标时的“投桃报李”。这种想法倘若没有最好不过;倘真的有,则千万需要小心。
      如前所述,散漫、随意、不重信守诺,是拉美重大工程项目招标中经常犯的错误,此次“得理饶人”,人家未必记得你的好,甚至有可能觉得你是个可以随意捏揉的“软柿子”,今后招投标时仍可能故态复萌。更何况,高铁原本就是“富贵项目”,全球范围内真正上马的寥寥无几,放弃现成的、充分的理赔止损机会,去换取未来的、不知能否兑现的“远期期货”,是绝对不划算的——别的不说,墨西哥城-克雷塔罗高铁二期招标,中铁建不是不计前嫌地又认真去投了一轮?结果呢?
      曾有人调侃称,“泡妞泡成老公,炒股炒成股东”,是天底下最难堪的事。此次墨西哥高铁理赔,中国有关方面就理应“得理不饶人”,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索赔权益,尽可能多争取一些赔偿,即便真想有朝一日重返墨西哥高铁市场,这样“照规矩做”也只有好处——让对方在“知痛”后懂得遵守契约精神的价值,可以在未来的洽谈、合作中,有效避免更多类似事件的反复发生。
      项目取消后,中国铁建曾在公告中表示,中国铁建此类投标项目甚多,墨西哥高铁项目是一孤立的个别事件,此事对中国铁建的海外经营活动没有大的影响。
       根据墨西哥法律,在工程招标后单方面取消招标结果,3个月内投标方有权提出索赔,索赔范围为“不可追回的费用”。墨西哥铁路运输司司长科艾略表示,中方合理索赔范围包括标书提交成本、会议成本、实地考察差旅费、误工费以及文具、保安、办公费用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