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岩土工程 查看内容

四川发现最小恐龙足迹 首批足迹因采矿已被破坏

2016-5-5 07:5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83|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近日,来自中、美、韩三国的恐龙足迹化石研究专家宣布,他们之前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央摩祖乡发现的一批恐龙足迹,被确定为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恐龙足迹。这种恐龙足迹被称为小龙足迹,长度仅2厘米左右。 ...

摘要:近日,来自中、美、韩三国的恐龙足迹化石研究专家宣布,他们之前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央摩祖乡发现的一批恐龙足迹,被确定为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恐龙足迹。这种恐龙足迹被称为小龙足迹,长度仅2厘米左右。

四川昭觉现恐龙足迹化石,最小仅2cm

近年来,昭觉县已发现多处恐龙足迹化石。5月1日,昭觉县文管所所长俄比解放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就在不久前,在该县的三比罗嘎矿区,再次发现了一处大面积恐龙足迹群,上百个足迹形成一条清晰的“Z”字形路线。这是目前当地发现的第六批恐龙足迹群,也是面积最大的恐龙足迹群。

但是,三比罗嘎地处矿区,长期的矿石开采,已将原来的自然生态破坏。因采矿爆破,岩层不断滑落,当地最早发现的一批恐龙足迹已被破坏无存。而其他足迹,也面临着“得而复失”的危险。

如何尽快地保护这些恐龙足迹化石?俄比解放为此奔走呼吁多年,但效果并不如意,仍面临一系列难题。

昭觉惊世“龙印”

在凉山州昭觉县,发现并确认了世界最小的恐龙足迹,长度仅两厘米左右。不仅如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发现了6批次的恐龙足迹群。昭觉如此富藏的“龙之足印”让人叹为观止。

科考发现世界最小恐龙足迹2014年7月,由国内青年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邢立达领队,世界权威恐龙足迹专家、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马丁·洛克利教授,以及韩国教员大学的金正律教授等古生物专家加盟的联合科考队,对凉山州昭觉县央摩祖乡一处崩塌岩壁下的数十个恐龙足迹,进行了考察。

今年4月,经科考研究确定,央摩祖乡的这批恐龙足迹,为世界最小的恐龙足迹,其生存时期为白垩纪。专家组的这一研究成果,在爱思唯尔出版集团的《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期刊上进行了发表,这种恐龙足迹,被称之为小龙足迹(Minisauripus)。

邢立达介绍说,这种恐龙足迹,不仅袖珍,而且珍稀,其中谜团还相当多。常见恐龙足迹长度在20至30厘米,但央摩祖乡的小龙足迹,长度仅有2厘米左右。

“这意味着,它们的造迹者的体长只有小鸟大小,这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恐龙并不都是庞然大物。这类小足迹的主人,可能与某种毛茸茸的美颌龙类有密切的关系。”邢立达说。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在四川峨眉首次发现了小龙足迹。2002年,马丁·洛克利教授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学者,在山东莒南又发现了同类足迹。与之相比,昭觉县的这批小龙足迹保存得更完好,尖锐的趾痕异常清晰,而这意味着,它们为肉食性恐龙。而且,根据其步伐长度,推测出这批小龙的奔跑速度最高可达22.5公里每小时。

马丁·洛克利教授认为,小龙足迹的再次发现,有着深刻的古地理学意义。在早白垩世,东亚的恐龙足迹,主要为细趾的小型兽脚类和多样化的鸟脚类,这些足迹显示出较强的地区性,比如小龙足迹目前只出现在东亚,其它地方却未曾发现,这可能与古地理因素有关。

成批成群昭觉已发现六批足迹

其实,这并不是昭觉县第一次发现恐龙足迹。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昭觉县已经连续发现多处恐龙留下的“脚板印”。2013年,当地还发现了亚洲首例恐龙游泳足迹。华西都市报记者也曾随同专家,参加过多次在该县的考察。

这些恐龙足迹中,规模最大的,是三比罗嘎恐龙足迹群。长期关注当地恐龙足迹的昭觉县文管所所长俄比解放告诉记者,三比罗嘎恐龙足迹群,位于昭觉县三河乡三比罗嘎的矿山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采矿爆破,陡峭的岩壁上,陆续暴露出了一批批恐龙足迹,目前已发现了上千只。

就在不久前,在三比罗嘎矿区的一处岩石上,再次发现了大量恐龙足迹。俄比解放说,这是当地发现的第六批恐龙足迹群,在面积约400平方米的岩壁上,共有上百个脚印,构成了两条行进路线。其中一条路线长约60米,为兽脚类恐龙足迹,单个恐龙脚印长25厘米,单步长96厘米;另一条路线长65米,是蜥脚类恐龙脚印,与上条路线间距25米,单个脚印长35厘米、宽30厘米,单步长135厘米。

俄比解放将此处足迹群,命名为“F点”,此处与原来发现的“E点”足迹群连成了一片,加起来足迹数量约有1000个,一共有9条行进路线。这些恐龙足迹大小各异,有深有浅,行进路线也相互交织,十分有趣。

“龙印”保护困局

在昭觉文管所所长俄比解放看来,除去观念的问题,保护古龙足迹化石最现实的问题还在于当地财力有限,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一再强调,恐龙足迹一旦被破坏了,就不可能再生,到时候悔之晚矣。

警示信号第一批恐龙足迹已被破坏

昭觉县最早发现的一批恐龙足迹,也在三比罗嘎矿区。而这批足迹,现已不复存在,这令俄比解放深感痛心。

俄比解放说,最早一批恐龙足迹发现在1991年9月,当地开铜矿爆破时,将山体震松,岩石滑落,从而暴露出了恐龙足迹。但当时无人认识,所以并未上报。直到2004年,才被确认为古生物足迹。

俄比解放的电脑中,还存放着这批足迹未被破坏时的照片。他说,足迹在采矿区东面的岩壁上,面积约1500平方米,上面有行进有序的蜥脚类恐龙行走路线12条,足迹300多个,清晰可见。当时,县上还专门组织了人员进行考察。资料显示,有6条足迹线路是较大体积恐龙留下的:最大的单个脚印,长62厘米、宽60厘米,单步跨度长91厘米。

但是,随着矿山开采的继续,这批恐龙足迹,如今已被震垮、掩埋。俄比解放说,虽然目前其他恐龙足迹还保存完好,但因缺乏具体的保护措施,也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

    • 1
    • 2
    • >>
    • 共 2 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