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国际桥梁大会组委会发出通知,由中铁大桥局四公司参建的马鞍山长江大桥获得第33届国际桥梁大会最高奖——被誉为桥梁界“诺贝尔奖”的乔治·理查德森奖。
![](data/attachment/portal/201604/11/091646h0blhtus1fvdgdsf.jpg.thumb.jpg)
马鞍山长江大桥这也是本年度国内唯一获得该奖的桥梁工程。 马鞍山长江大桥于2013年12月建成通车,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桥下可通航万吨巨轮,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其中,跨江工程长约11.209公里,主跨跨度在世界同类桥梁中位居第一,是国内首座拱型塔三塔斜拉桥,中塔钢混叠合规模世界第一;针对马鞍山长江大桥开展的24项科研攻关中,有19项获得国内与国际专利,一项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成为我国向世界桥梁强国迈进的标志性工程。 中铁大铁局四公司负责建设马鞍山长江大桥最大主塔工程,其中主桥中塔处于长江中水位最深、流速最快处,结构新颖、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基础采用69根直径3米钻孔灌注桩,桩基呈行列式布置,桩底标高为-80米。在施工过程中,中铁大桥局高度重视该桥建设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设备。钻孔桩期间使用了集团公司自行研制、国内领先的KTY4000型钻机;钢塔吊装期间更是打造了国内内河吊高最高的千吨级浮吊“大桥海宇”号和世界第一的水平臂上回转塔机D5200塔吊,攻克了大节段钢塔吊装等诸多难题,创造了2.3天一节的钢塔吊装速度。四公司先后攻克了超大体积砼承台施工、后浇砼、无粘结预应力索锚固等世界性技术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