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雾霾再起 要治理需京津冀联动
摘要:“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层面共同发力。” 两会期间雾霾再起近日,全国“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不过,在此之前,雾霾再度侵袭北京等城市,今日已是重度污染。行走在街头,不少市民戴上了防霾口罩。 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王国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笑称,“这几天空气不错,还庆幸可能不需要准备空气治理问题了,没想到今天雾霾又回来了!”他表示,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层面共同发力。 治理北京雾霾需要京津冀联动,而且要实行“谁受益,谁承担治霾成本”。 史际春 “两会”前夕,在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成立十周年暨抗击雾霾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表示,在法治国家,干净清洁的空气和环境、安全放心的食品等都是老百姓(42.40+5.18%,买入)最关心的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史际春则对无界新闻表示,治理北京雾霾需要京津冀联动,而且要实行“谁受益,谁承担治霾成本”。 为了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抗击雾霾,在会上,来自北京的中小学生、法学专家、科学家、公益组织和企业家等五方代表自发倡议。 38位北京中小学生倡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 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生张栩月等为代表的38位中小学生向北京市的所有中小学生发出了如下倡议: 近年来,北京的雾霾给我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特别是去年入冬以来,一场场严重的雾霾汹涌而来,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不断升级,致使我们不得不整天戴着口罩上学、经常停止课外运动,甚至不得不停课在家学习,患病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不能再发生了! 作为北京市的中小学生,我们有权利呼吸到清洁的空气,我们也有义务为恢复北京的蓝天白云做出应有的努力。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每天上下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科学家代表倡议“加强科研,绿色生活” “目前对雾霾的纯科学认识仍不系统、不完整,科学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来自科学界的代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退休高级工程师白彤霞表示,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有多严重,尚无权威结论,缺乏科学数值的准确衡量。 为此,她倡议: 一、各级政府和各地区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不仅仅要加大空气污染综合治理力度,还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针对雾霾的立法进程;坚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政府应加大开展环境教育的力度,可组织专家、环境保护工作者举办专门的讲座,普及环保知识。 三、发挥科学知识和技能在政治决策中的积极作用。研究二次颗粒物的生成过程、机制和条件对雾霾控制至关重要。科研工作者应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量化指标。 四、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爱护地球、维护生态、珍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所以人人都要努力学习环保知识,提倡绿色生活,低碳减排,支持环保。 法学专家倡议“依法治霾” 在法学界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海放看来,近年来北京等地雾霾肆虐,政府虽积极回应公众呼声,停生产、限汽车,乃至中小学停课,但收效不明显。政府和社会各界下定决心治霾,需依法行事,方得长久。 北京市对燃煤污染的治理主要有三种办法:第一,清洁煤的利用;第二,煤改气;第三,煤改电。 无论燃煤还是燃气,在可控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因素,并且能源属性也不够理想,所以,只有电能的充分利用才是最终解决采暖污染问题的办法。所以,他倡议,在北京周边农村采用清洁煤、电采暖等清洁能源,尽快还北京以蓝天白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