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解读未来十年地产走势 深圳或将迎来改造
摘要:按统计局统计年鉴的说法,大概是190亿平方米。按照国土部遥感测量,大概是230亿平方米。我们居间,取的是220亿左右的住宅面积,如果是达到70%的城镇化率,需要420亿-440亿平方米。未来10年,在现有的住宅基础上,建筑总量大概还要翻一番。 走势!"/> 任志强犀利解读未来十年房地产走势!某些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已经开始略超过一手房,10年以后,二手房的交易量会4倍于一手房。再逐渐发展,大概是6:1,二手房的交易量达到60%。美国的高峰时间是达到9:1。 那么开发商是不是没有事情可做呢?不是。 中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中国城市的政府是非市场化的开端。因此,它是用土地交换市政基础设施的,比如北京。方庄、双榆树、鲁谷、望京都是用政府的土地转换成基础设施,那些桥、路、污水厂一律都是开发商修建的,而不是政府。 国务院55号令出台,土地可以出让以后,才真正开始有了非公经济进入到土地市场。于是,用旧城和新城相结合的征地方式来改造旧城,这成为地方政府转换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纽约、巴黎、伦敦,他们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是完全断开的。因为土地是私有的,所以在城市周围进行扩大建筑,把城市规模加大的时候,都是外来人进入周边,很少有富人直接进入城市中心。在外延建设得差不多以后,再重新回到市中心,进行旧城改造。这样的好处就是将旧城的价格和新城的价格切断。新城建设的房屋价格没有高速增长,在旧城改造的时候,新城的价格随之上涨,在两个价格差之间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 而中国政府是把旧城和新城放在一起,旧城拆迁给你6000块钱,新城的房子离市区很远,也要卖6000。因为他们知道你可以拿6000块钱买一套新房。于是,打乱了价格体系,这就是非市场化因素造成的。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对旧城改造时面临几个问题。一是旧城很多东西是没有土地年限的。如果谁有本事,现在就用高价,或者比市场价略高一点的价格把那些没有土地年限的房子都买来,包括政府所有、公家所有、公共厂矿所有的。因为它一定会在未来进行改造。 最典型的改造出现在深圳蛇口。 为什么这十年还有机会?因为我们需要大量的城镇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特别提到还要建10个或20个类似于北京这种大城市,最少要有16个。预计这10年,还有大量的新建。 未来10年,房地产仍然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产业支柱。在一段时间内,还得靠房地产拉动中国的经济和实现中国的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