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低地之国荷兰实施该国史上最大规模、最具创新性的堤坝加固计划
摘要:黄河山东段进入凌汛期之际,远在欧洲的低地之国荷兰正在实施该国史上最大规模、最具创新性的堤坝加固计划。 荷兰堤坝大多长这个样子用海沙吹出来的防洪沙丘和沙滩就这样把滤布“种”进去堤坝=安全保障+景观组件+文化载体+创新试验场车库隐身在防洪沙丘里荷兰26%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还有26%的国土位于河流易泛区,这意味着荷兰半壁江山有水患之虞,也恰恰在这些危险区,不仅生活着全国一半人口,而且占有荷兰国内生产总值的70%。 根据计划,荷兰全国各地海滨、湖畔、河岸总计1100多公里堤坝将在2028年之前加固,耗资74亿欧元。 在荷兰,堤坝不仅是安全屏障,也是城乡景观的重要组件,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面对气候变化挑战,荷兰人必须定期检修堤坝确保安全,同时任何工程都不能简单草率地推倒重建、随心所欲地加高加宽,而是要发挥聪明才智、运用创新思维。 中世纪小镇斯帕肯堡的可升降堤坝设计就是不改动外观的垂直植入,而且是为小镇量身定做。小镇中心是河口的老渔港,渔港周围每栋房子都是受保护的历史建筑,在这里建新河堤、加高加宽老河堤会损坏古建。于是,当地政府给渔港老河堤植入一条可升降的新堤,总长335米、宽30厘米、高80厘米,用又轻又结实的新材料建成,平日藏在老堤里面,洪水来袭时受水动力抬托即可升起,将老渔港和古建筑挡在洪水之外。计划近期开工,造价500万至600万欧元。 除了专为堤坝研究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之外,荷兰人的“堤坝新思维”还赋予堤坝更多功能。门斯说,一两千年来,荷兰堤坝的高矮胖瘦在变,结构和材料在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在变。荷兰今天的堤坝是创新设计试验场,未来很多堤坝可能集防洪、交通、生产、休闲、文化于一身,成为可共享的多功能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