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26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方案设计国际竞赛活动揭晓,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来自丹麦COWI公司的作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获得此次设计方案国际竞赛技术组、美学组单项及总分第一名。
深中通道方案设计竞赛公告1月16日至17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以下简称深中通道)设计方案国际竞赛第一阶段竞赛成果评审会在广州举行。1月26日,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以下简称深中通道)设计方案国际竞赛第一阶段竞赛成果评审会17日在广州圆满结束,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来自丹麦COWI公司的作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获得此次设计方案国际竞赛技术组、美学组单项及总分第一名。据了解,两个阶段的竞赛结束后,优胜方案将作为深中通道项目下阶段初步设计基础和蓝本的重要参考。 据介绍,此次开展方案设计国际竞赛目的是将深中通道建设成世界一流的跨海通道,使其在技术与美学上均能卓然超群,并实现与周边自然环境总体和谐,同时引进全球先进的跨海通道设计理念,获得世界各国在大跨径桥梁、超长海底隧道方面的建设经验,把握隧岛桥集群工程建设发展趋势,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竞赛主办单位在国际范围内公开组织开展本次方案设计竞赛。竞赛采用两个阶段进行,其中第一阶段竞赛时间为2015年10月20日至2016年1月21日,第二阶段竞赛时间为2016年1月22日至2016年4月1日。 在第一阶段竞赛中,来自国内外5家参赛单位分别是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联合体,丹麦COWI公司,荷兰TEC公司与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与柏诚PARSONSBRINCKERHOFF(ASIA)LIMITED、上海高格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诚HYDERCONSULTINGLIMITED联合体共五家竞赛者参加了竞赛活动。本次设计方案竞赛活动的评审委员会由国内、国际知名的隧道、桥梁、水工结构、美学等领域专家组成,包括4名院士,国际桥协、隧道学会主席等。 据了解,此次设计方案的评审按技术组、美学组两个方面的标准进行,其中技术组评分占60%,美学组评分占40%。5个参赛方案的桥梁塔柱和人工岛造型设计各有特色,有的灵感来自于风筝模型,有的来自于芭蕉扇、鳐鱼等形状……经过专家的评审,最终来自丹麦COWI公司的作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获得此次设计方案国际竞赛技术组、美学组单项及总分第一名,其所提交的竞赛方案设计理念先进,通道总体设计和谐、简练、大气、典雅,识别性强,体现了力学与美学的结合,并与周边环境和谐协调,主桥、引桥、人工岛三者设计一气呵成,具有韵律感。来自荷兰TEC公司联合体和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两个阶段的竞赛结束后,优胜方案将作为深中通道项目下阶段初步设计基础和蓝本的重要参考。
桥梁效果近景桥梁效果图远景
桥梁效果图桥梁方案效果图桥梁分项第一名设计方案,丹麦COWI公司提交 评委会总体评价: 主桥采用独柱式桥塔、分体钢箱梁、空间主缆设计,结构体系合理,主塔造型简练,塔顶设计有特色,有标志性。非通航孔桥采用Y型桥墩,韵律感强,美观,通透,整体效果好。
隧道内部效果图隧道位置图隧道截面图桥隧道分项第一名设计方案,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提交。 评委会总体评价: 隧道结构设计深入,方案比选较充分。
人工岛效果图人工岛通道图人工岛鸟瞰图人工岛分项第一名设计方案,由丹麦COWI公司提交。
评委会总体评价: 主桥、引桥、人工岛三者设计一气呵成、总体和谐,具有韵律感。西人工岛风筝造型设计简练,有力度感,导流效果也好,标志性突出。
看了设计图有没有被震撼到呢?深中通道主体工程今年就会动工,让我们一起期待美丽的大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