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2015中国建筑大家科普讲堂于12月5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完美收官

2015-12-11 14:48| 发布者: 悉溪环宇建筑| 查看: 531| 评论: 0 |来自: 悉溪环宇建筑空间

简介:中国建筑大家科普讲堂2015年度完美收官......

由中国建筑学会发起并主办,北京悉溪环宇建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策划并承办的《中国建筑大家科普讲堂》活动于今年5月正式开启,该活动作为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重要活动之一,在建筑学会各科普基地的共同协助下,以“匠人精神”作为精神主旨,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设计,以为未来建筑师、在职青年建筑师解决从业困惑、培养其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和态度、帮助其更好的了解多元产业下各行业的前沿发展为主要目的,帮助青年一代建筑师更好的胜任城镇建设者的角色。

讲堂系列活动的开展赢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肯定和热烈反响,同时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材料专家、中国新锐青年建筑师的大力支持。

2015125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院、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下,2015中国建筑大家科普讲堂在清华建筑学院完美年度收官。



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先生携手全国工程设计大师黄星元先生与夫人俞存芳先生,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刘力先生与夫人周文瑶先生回到清华,在庄惟敏院长的主持下,先生们用他们精彩的人生经历与丰富的职业经验,以及他们对建筑,对美的深刻理解,为台下,乃至全行业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大课!这一场师生之间的同台对话充满感动和快乐,大家在聆听前辈故事和教诲的同时,收获着满满的正能量!

 

听大师们的言传身教,收获泽陂后世的正能量




讲堂的开始,首先由关先生为大家演讲。先生的幽默与博学不仅使得讲堂不再因为大家的出席而严肃,而是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全场又鸦雀无声,一场没有ppt的演讲,大家全情投入于先生的每一句真知之中。

先生笑着说自己的演讲没有题目,心里也有很多问题,先生在随后的演讲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享了他对问题的思考与解读。

“什么才是好建筑”

先生从2000多年前希腊时期细细梳理至今,重新解读好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即方便使用,舒适),经济,美观(并非好看不好看,而是一种艺术,对人的思想、情绪、品位有教育意义)。

“在今天,建筑师往往是把形象、艺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个问题究竟是对还是不对的呢?”

先生表示这个问题他也没有答案,但他认为好的建筑的标准应该是“得体”,适合所处的环境、身份。随后先生以时间为轴线,列举了众多历史不同时期的国际知名建筑案例和故事,以此帮助大家梳理了2000年来关于“美”的建筑的理解,同时带领大家透过历史的镜子看清那些困惑着大家的问题。

最后,关先生对青年建筑师们寄予了希望:作为建筑师,首先我们要注意中国民族特点,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即是和谐,理性的看待和学习古今中外好的部分,负责任的做好每一个项目!



在关先生的演讲结束后,五位前辈上台之前,主办方播放了一段名为《感动典藏·先生们的昭华岁月》的特别制作视频,献给先生们,

并以此表达对先生们最深的感谢和敬意!视频中播放着前辈们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岁月足迹,感动和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


         

         

在一片温馨与欢乐的氛围下,五位前辈一同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起他们那些年的那些故事,同时延续着关先生演讲所提出的问题,

大师们也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并回答了台下听众的问题。

          

对话的结尾,主办方特别邀请张宝贵先生为先生们准备了三份名为《对话》的雕塑作品,送给三对大师伉俪,该作品由张宝贵先生于1995年创作,并于1996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是由半个青铜器“爵”象征着东方和传统,又如男人。半个高脚杯象征着西方和现代,又如女人,就如三对大师伉俪琴瑟和鸣,举案齐眉,是建筑行业的一段佳话。


 

精彩纷呈的分享


珍贵的建筑经验启示


 

接下来的环节,延续着讲堂每期的内容设计风格,首先由全国装饰混凝土协会理事长张宝贵先生为大家带来装饰混凝土系列讲座第五讲《无路可走是为路》。


随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前院长朱文一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万能视角建筑学》,朱老师以全新的视野,为大家展现了数字时代建筑学正在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变革,同时为大家展示了在未来几十年之后建筑形式的新的可能。



在讲堂的最后,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总工程师王河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岭南建筑文化源流》,王河先生以其多年对岭南建筑文化的深度研究与实践经验,为大家解决了建筑新常态下,岭南建筑的发展特点与走向。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