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孟建民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2015-12-10 06:4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98| 评论: 0

简介: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昨日公布,我国再添131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新增61名,中国工程院新增70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成为深圳第二位本 ...

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昨日公布,我国再添131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新增61名,中国工程院新增70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成为深圳第二位本土院士。

据了解,孟建民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通过总结多年来的实践与思考,以及对行业乱象的观察与反思,他明确提出“本原设计”理论,并以“健康、高效、人文”来重新诠释建筑的当代属性。多年来他在本原设计建筑创作中的探索和努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于2006年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2011年获深圳市首届杰出人才奖,2014年获中国建筑师最高荣誉奖——梁思成建筑奖,2015年获南粤百杰人才奖。

2013年12月,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郭仁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第一位深圳本土产生的院士。

让建筑设计回归本原服务于人

——访深圳第二位本土工程院院士孟建民

昨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当选院士名单中,深圳再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孟建民,他告诉记者,他此时正在喀什大学工地上进行回访。2014年初,他主持设计了喀什大学,现在循例进行回访调研。当记者问他“获奖感言”时,他淡淡地说:“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非常幸运能够获得这个荣誉。接下来,我将更专注让建筑设计回归本原。”

处处留心皆学问

谈起建筑设计,孟建民说:“建筑设计就是技术与艺术结合。我从小喜欢画画,上学又偏爱数学。所以我觉得这都是学好建筑设计的基础。”在他上中学时,他住在家乡某个设计院宿舍里。有天,他在一个同学家里看到一本介绍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的书,书上有着非常漂亮的经典建筑照。他一下子就看痴迷了,不禁多翻看了一些该学校的资料。

孟建民发现,这个学校老师里面,有建筑界泰斗杨廷宝。带着对杨老先生的崇敬,他毅然报名该校建筑设计专业,并在本科毕业时,成功成为了当年杨老与齐康先生唯一的研究生,同时也是杨老的关门弟子。

孟建民告诉记者:“杨老师一直告诉我们对于建筑师而言,干任何事都是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建筑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善于抓住每个小细节。”他一直记得老师一直随身带着一把尺子,随处拿出来丈量。杨廷宝设计南京中山陵音乐台的时候,音乐台的每张凳子之间的距离,都是他亲自一量再量,一改再改的。

老师言传身教,让孟建民意识到建筑师要真正将建筑落实到人身上,而不是为了建筑而建筑——“这是建筑学的原始本义,我们强调建筑服务于人。”

设计不能为外形牺牲功能

在孟建民看来,有很多建筑表面光鲜宏伟,实际内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建筑给保洁、安保人员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有的大楼外表漂亮,结果内部设计不合理导致上班老排队,这就不是全方位关怀。建筑创作如果脱离本原,只注意追求光鲜的表面和张扬的形式而不注重建筑的内在品质的话,就偏离了建筑设计是为了人的根本目的。

为此,孟建民提出了“本原设计”理念。不要为建筑而建筑,而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让建筑服务于人。建筑环境是否健康,是否高效,是否具有人文性,都是比外观更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孟建民带领团队设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通过实践逐渐意识到要把关注面由病人及医护工作者,扩展到探视人员、陪护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参观培训人员等,给予在医院里面所有人群全方位的关怀。

“我们通过跟业主沟通,设计了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避免了交通混乱。为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我们设计了生态型绿色下沉庭院,为地下室创造更多通风采光环境,使病人更接近自然环境。另外,我们还开辟一条生态型医院街,方便病人及亲朋好友休息购物。”孟建民介绍。

关注建筑生命全周期

在孟建民看来,建筑设计不是一个单一过程,而是全过程设计。即关注建筑生命全周期,意在强调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运营的事情,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要考虑运营、改造,甚至完成使命之后拆除也要考虑在内,要全周期覆盖。

“有些建筑只考虑建造不考虑运营,导致运营成本很高。举个例子,有的建筑的玻璃顶光鲜漂亮,但怎么擦就不管了,有的连上人的通道都没留。又如,有的住宅小区一下子开了10个门,如果每个门都设保安的话,人力成本非常高。全过程设计就应当在设计时兼顾方便、美观和运营,比如设备用房考虑到放下机器后还给检修人员留有通道,又或者要给安保和保洁人员设有休息的场所等。”孟建民说。

不仅如此,建筑建造者和管理者脱节是很常见的问题,现在提倡建造团队要和未来的管理运营团队无缝对接。比如在修建的时候提前考虑运营,请物业管理的专家来商讨建议,对某些方面加以注意,使得建筑在使用中更加合理。

在众多环节中,孟建民最关注的是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问题。“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是中国建筑师面临的问题。因为我国建筑师的教育来自西方的体系,受到的都是现代主义的教育,那么要有意识地吸收本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将两者结合形成自己的价值和体系。正如书法一样,描红描到一定程度,就要尝试有自己的风格。中国经历了过去30多年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作品,应当继续总结反思和提升原创。对这一点我非常抱有信心。”孟建民告诉记者。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