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经济学人》利用VR技术复原了一座伊拉克博物馆

2015-12-8 10:0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75| 评论: 0

简介:新闻媒体越来越喜欢和虚拟现实(VR)搭上关系。继美联社、《纽约时报》和ABC之后,《经济学人》也开始了自己的VR实验。他们的第一个项目是复原伊拉克的博物馆。 摩苏尔(Mosul)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它拥有3500多 ...

新闻媒体越来越喜欢和虚拟现实(VR)搭上关系。继美联社、《纽约时报》和ABC之后,《经济学人》也开始了自己的VR实验。他们的第一个项目是“复原”伊拉克的博物馆。

摩苏尔(Mosul)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它拥有3500多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遗憾的是,这些文物大部分被ISIS毁于一旦。

《经济学人》的媒体实验室和2位VR艺术家组成了一支团队,在千里之外的纽约花费10-12周时间,用虚拟现实重构了被毁坏的摩苏尔博物馆,还原了部分文物,包括石狮子、神像和图腾。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

在这个项目里,《经济学人》把众包来的文物图像用3D图像构建出来,再把它们做成一条6分钟的VR视频。今年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体验者就戴着三星Gear VR眼镜游览了摩苏尔博物馆。

被复原的摩苏尔博物馆

“这个今年夏天进行的项目是我们对前沿科技的一次实验,”《经济学人》的副主编Tom Standage说:“它算不上是一个商业化尝试,只是一种学习科技的方法。”

相比之下,美联社的尝试更为商业化,今年早些时候做了一个豪宅参观的虚拟现实应用,你能游览纽约四季酒店最贵的客房,或者新加坡航空和玛丽皇后二号游轮(Queen Mary 2 )上的复式套房。

美联社的豪宅参观 app

而真的用VR在做新闻内容的《纽约时报》,除了制作三部视频作品和一款VR应用,还和Google合作,将100万台虚拟现实头盔Cardboard 跟《纽约时报》一起免费送上门。

ABC甚至还开了一个VR频道,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观众带到新闻现场。

尽管新闻机构对VR的热情不断高涨,但真正的虚拟现实距离我们还是非常遥远的。真正“沉浸式”的VR体验可不是戴着一个纸盒子眼镜就能实现,成本高昂、至今没有开卖消费版的Oculus需要连接电脑主机,真正的VR内容也动辄需要几百GB的存储空间。

再来看新闻机构推出的VR内容,更像是一个只有360度视角的静态图像或视频。“把你带去新闻现场”什么的,也许只有粗糙的体验。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