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短命工程”:800多万天桥5年就被拆
摘要:一条崭新的路面刚开通几天就被挖掉;耗资800多万元建的人行天桥,刚用5年就被拆除;因为又要埋电缆,刚刚打通的华山路再次被挖…… 短命工程短命工程短命工程短命工程任性瞎折腾:高架桥辅路开通5天被挖854万元天桥刚用5年就拆市政建设方面频频出现的“短命工程”引来郑州市众多市民痛心和叹息。“短命工程”为何频现?规划怎能被随意更改?颇显任性和浪费的市政建设究竟能不能改改? 那些短命工程: 让人心惊肉疼 在郑州中州大道与陇海高架桥交叉口东北角的辅道,记者看到,被挖的路面大约50米,宽10多米,沥青层已经被挖掉露出泥土,从尚未被挖路面上可以看出是新铺不久的沥青,开挖路面的工具摆在路上,一些工程车辆正在挖旁边的绿化带,许多原本要从此经过的车辆不得不掉头行驶。 “这真是瞎折腾,这条路刚开通几天又被挖了,实在太可惜了,这不是浪费国家的钱吗?这是怎么规划的?”负责旁边绿化带养护的张合成说。 据了解,这段路是11月5日开始挖的,而这条陇海路高架桥通中州大道的路是10月31日刚刚开通的。 在黄河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原来的四方形人行天桥已被拆除,只剩下几根柱子。据郑州市金水区城管局介绍,这座天桥2010年3月份建成,由于这个路口要建地铁5号线和7号线的换乘站,涉及周边建筑物的拆除,经过多方考虑需要拆除天桥,从11月6日开始拆,按计划12日拆除完毕,拆除费用70万元。 记者从郑州市建委了解到,该天桥的造价为854万元。 记者看到,3.2公里的道路被横切开了10多条1米宽的路面,用于铺设电缆。 “这条路11月2日拆除围挡开始通行,刚几天就又围起了围挡,对道路开肠破肚,铺设电缆,路又开始堵,没法做生意了,为什么不在修路的时候一起把电缆铺好,非得修好了再挖,我很不理解。”路边一个店铺老板说。 那些拆拆建建:究竟该谁反省 记者分别采访了这三个工程的主管部门,他们的答复“各有理由”。或说是临时路段,或说是规划变更,或说是天气变化工序提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杨红梅说,即使按照部门说法,不管是保通路改永久路、地铁规划修改,还是天气变化,都是最初规划设计的时候缺乏长远考虑、缺乏统筹综合规划的表现,建了拆,拆了建,造成极大浪费。 2015年11月4日,河南郑州,黄河路文化路天桥因轨道交通5号线建设需要,在使用了5年多之后开始拆除。 2014年6月21日,云南省河口县滨江路,“因政策调整”,“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部分区域开始拆除。 2015年3月20日,河南郑州,为配合农业路高架快速通道施工,该路段沿线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5年多的22座BRT快速公交站停运拆除。 2014年10月20日,广东广州,耗资8亿元打造的西关最大广场陈家祠广场,因地铁8号线施工原因,于建成4年后被拆除一半。 2015年11月6日,河南郑州,中州大道与陇海高架桥交叉口东北角的辅道,刚通车5天,沥青路面、花坛、绿植、人行道就被挖开。 这种浪费折腾: 不能没完没了 近些年来,“短命工程”屡见不鲜,一些工程花巨资兴建,几年甚至更短时间就被拆除。专家认为,“短命工程”的现象反映出当前城市缺乏成熟谨慎的城建规划,缺乏前瞻性,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立足长远,而不是短期行为,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据媒体报道,2014年,投资2.7亿元位于云南河口的“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建成使用3年多就要被拆除;2014年10月,广州市耗资8亿多元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地铁建设被拆除;今年3月份,由于郑州农业路快速通道施工,沿线的22个BRT站台刚服役5年就被拆除,总体造价2000多万元。 杨红梅认为,城市规划本就是一项带有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综合部署,不能是纸上画画,橡皮擦擦的东西;另外,规划要形成制度,要有问责机制,不能因为某些领导的更换或思路的变化就人为地任意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