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BIM 查看内容

建筑业互联网+坚冰已破 “BIM+”稳步推进

2015-10-2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7|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互联网+”进入建筑业的坚冰已被打破。BIM技术作为促进建筑施工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应用与推广对建筑与施工行业的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 ...

摘要: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互联网+”进入建筑业的坚冰已被打破。BIM技术作为促进建筑施工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应用与推广对建筑与施工行业的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稳步推进"/>

“互联网”是未来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建筑业是数据量最大、业务规模最大的大数据行业,同时也是各行业中最没有数据的行业、大规模不经济的行业。建筑业规模巨大却不透明,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及炭排放,带来了项目管理的低水平、低效益,以及行业腐败等诸多问题。

对于信息化,建筑业以前几乎是“铁板一块”,项目管理主流模式以承包制为主,集约化运营程度相当低,其源头在于企业级数据集约化没实现。

建筑行业的思维主要体现在平台思维、产业思维、变革思维三个方面。产业整合、跨界整合已为常态,唯有确立产业思维、弱化行业思维,才能掌握主动权。面对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需要我们以变革思维推进落实;互联网时代,需要我们以平台思维来观察和考量新的商业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互联网的6个梦想。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早在2011年,住建部就出台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今年6月,建部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和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11项重点行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思维已成为当前商界最热门的管理思想名词,互联网商业模式必将不可阻挡地横扫所有行业,它所产生的巨大规模效应,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认知。“互联网+买卖商品”,出现了淘宝网,“互联网+打车应用”,出现了滴滴打车,“互联网+生活服务”,出现了58同城……“互联网+”是一场破坏性的创新,它的快速发展将颠覆许多人的预期。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未来20年,美国702种职业中47%的职位将被机器取代。

这是因为“互联网+”是一场新产业革命,是重塑、重构、再造一个产业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一些行业的消失、衰落,职工的失业和新就业机会的产生。商界在这场变革中已有不少“巨无霸”级的企业因没能跟上互联网步伐,而黯然陨落,教训十分深刻。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互联网+”进入建筑业的坚冰已被打破。它的威力非常巨大,未来的企业、社会都难免被这种力量重新塑造。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互联网+”将成为中国建筑业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建筑企业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概况

根据《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调查显示,当前,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积极投入到了BIM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大军中,43.2%的企业在已开工项目中使用了“互联网+BIM”技术,并逐步实现了全专业、全过程的BIM协同设计。这些企业不但将BIM技术应用在一些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中,也在向中小型项目拓展,行业中涌现了一批BIM技术应用的标杆项目。
在国内,已有不少先进龙头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成功典例。

在建中的广州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工程总高度530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单专业分包就有35家,独立分包达15家,同时施工人数最多达3000人。如此浩大的工程,放在以往,现场管理、业务交叉、成本管控等作业打架的事经常发生。

项目部开发BIM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后,预计工期提前60天,节约成本1200万元,节约钢材405万元。该工程共有图纸5万多张,其中3000多处有变更。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你想查询某图纸某一部位,可谓是大海捞针。而现在只要网络检索一下,即可“五脏六肺”,一览无余。

天津中天永利大厦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总高度107米。项目通过将BIM应用转换为BIM云服务,对设计方案、现场管理以及人力、材料、机械等资源消耗进行优化,大大节约了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

2014年4月,10幢3D打印建筑在上海张江高新青浦园区交付使用,整个工程只用了24个小时。2015年1月,一栋为目前全球最高的3D打印建筑在盈创建筑科技公司(上海)诞生,该建筑为多层实验楼和一栋1100平米的别墅,其中实验楼高15.3米。2015年8月,一栋造价30万元、面积110平方米的二层精装修“别墅”在南通职业技术大学亮相。该“别墅”从开工到搭建完成仅用3小时,施工方采用3D模块化技术,把一栋建筑分解成若干模块,90%以上工序在工厂内完成。这些都是BIM技术与3D打印技术完美结合的成果,被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公司利用020模式,从工装到家装跨界发展,通过收购家装驿站,建立了电商平台,客户家装可在互联网上向企业线上订购,然后由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目前该模式已在50个城市展开。

在南通市通州区,南通四建积极导入BIM技术,于2014年7月成立了两个BIM研发中心,分别设立在集团本部和华南总部,在通州率先自主开发了内部项目管理软件,目前正在模块完善和推行中。两个BIM中心技术上互相协作、相互支持,目前已具备专业建模、碰撞检测、成本分析、施工模拟、进度模拟等技术以及工程投标等实际应用能力。2014年,南通四建运用BIM技术参与了15个工程的投标和4个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标率超过50%;进行了2个观摩工程的建模宣传和2个工程的形象展示,在中建协举办的第二届BIM应用技术比赛中获得两项鼓励奖。

通州建总搭建了以云平台为通信和存储基础的项目管理系统,运维平台可以远程对每一台远端设备进行智能维护,使项目周期的运维期不再成为老大难问题。

毋庸置疑,通州建筑业的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建设整体水平相对滞后。据调查,目前除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在部分大型工程上开始试行数据集约化运营外,其他企业几乎都未涉足“互联网+建筑”模式,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仍沿袭着粗放型的老管理模式。众多企业的所谓信息化,仅仅停留在日常办公、财务管理的自动化阶段,实行数字化项目管理、采购、生产的微乎其微。我们如果再不觉醒,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和时代接轨,而依旧坐井观天,自我感觉良好,死守老的经营模式,必将等着明天被“革命”,最终被信息化大潮所吞没。

第二页:实施“BIM+”技术计划的构想和措施

第三页:推广“互联网”需要破解的几个困惑

    • 1
    • 2
    • 3
    • >>
    • 共 3 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