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连现“城堡”公厕 ,“小厕所”暗藏“大乾坤”。今年,金石滩计划总投资近千万,建设厕所总数为40余个,总建筑面积为1070平方米。
大连现“城堡”公厕“一所花花绿绿的房子,屋顶上盖着厚厚的稻草,房子四周的墙根下盛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海风吹来时,稻草、花儿随风摇摆。”这所建设在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特色小屋”不是住人的,是厕所。由于造型新颖,游客并不介意拍照时把它一起拍进去。记者昨日从金石滩管委会获悉,通过年初至今的努力,金石滩区域内的旅游厕所已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旅游厕所品质逐步提升。 如何打造“具备金普文化内涵特色的旅游厕所”? “厕所的功能不仅仅是厕所,彰显的是一种文化,提供的是细致服务,关乎的是地区形象,诠释的是一种品牌和内涵,希望通过这场厕所规划和革命,将景区和重要街区的厕所都变成景观。” ——金石滩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敏这样解释 A对接国家战略 规划5年旅游厕所发展目标 突出建筑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选址遵循“显著位置建公厕,见缝插针建公厕”的理念,有的建在显眼位置,方便游客;有的则建在隐蔽处,与景观相协调……作为国家5A级景区,金石滩旅游厕所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起步早,市场化程度较高。景区厕所经验不仅在本市被同行借鉴,甚至也引来很多外地景区参观。 今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多次提出要对旅游厕所进行一次“革命”。从年初开始,金石滩召开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市场秩序管理的工作会议。会议强调,金石滩旅游规划发展工作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积极对接“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重点抓好旅游规划、厕所革命、景区创建、旅游投资、智慧旅游等方面工作。“除了建设固定性、永久性的公厕,也要在街头设流动厕所。希望大家多借鉴、多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这是金石滩迈向国际化的坚实一步。”金石滩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敏特别提到,作为大连旅游界龙头,金石滩要把公厕建设当作大事来看。 的确,金石滩旅游、城建等部门一直密切关注旅游厕所的发展。记者获悉,去年年初,金石滩管委会已经启动了“金石滩旅游厕所总体规划”相关工作,将提出未来5年金石滩旅游厕所发展目标、建设管理标准,优化旅游厕所空间布局,促进金石滩旅游厕所绿色、低碳、规范建设和经营管理。 B探索市场化管理 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 今年,金石滩计划总投资近千万,建设厕所总数为40余个,总建筑面积为1070平方米。目前公厕分两大类:一类是金石滩管委会建设管理的市政公厕,计划投资415万元;另外一类是为满足公众需要而配套的社会公厕,企业自筹建设投资528万元,公厕总体满足了设置密度每平方公里3座的要求,达到住建部对城市公厕布局密度的相关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金石滩要求探索“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机制,推行PPP模式。按照现有建设、管养主体和资金来源渠道,谁主管,谁负责,分期分批实施旅游厕所建设。在加大财政资金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支持的基础上,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城市发展和旅游项目开发中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市场化的管理模式让旅游厕所的后期管理高效起来。 在“金石滩旅游厕所总体规划”中,记者注意到,旅游厕所设计要充分考虑男女比例和不同人群的需求,厕所、厕位数量应与旅游接待能力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其中新建和改扩建厕位总量与旺季日均游客接待量的比率不能低于1%。为解决游客寻厕难题,金石滩目前还在智慧旅游、自助导游手机APP软件和旅游网站上正融入旅游厕所便民指南。 C实现人性化服务 建设工作“软硬兼施” 数量上提升之后,金石滩在旅游厕所的质量管理上面也做了工作。厕所免费提供厕纸,为了让管理更人性化;一个厕所配有两名专职人员打扫,厕所外不能有落叶,厕所内20分钟喷一次空气清新剂,每个客人使用完都会用洗洁精刷一遍马桶,里里外外清扫一遍。 十一黄金周期间,在流动厕所内记者注意到,墙上的登记表显示清洁人员自五点半开始每半小时一次进行清扫并“签到”,严格的规定让厕所环境洁净整齐,少见的是景区厕所通风设备运行良好;部分厕所内有干手机、景区宣传视频屏幕、求助报警器;针对景区内外国游客的生活和文化习惯,在洗手间里增加了空气清新剂等,针对夏季多蚊虫的气候特点,厕所还特别备上了花露水供游客使用。 除了男厕所、女厕所之外,金石滩提出打造为老人、残疾人、身体虚弱者以及母婴等提供特殊服务的厕所,在比较方便进出区域进行设置,也是这次厕所革命中大力倡导的,提供人性化、特色化服务。配以“金石滩旅游厕所总体规划”的政策环境,金石滩的旅游厕所建设工作“软硬兼施”,让游客不再“谈厕色变”。 D改造理念着重创新 脱离“千厕一面”注入金普文化 在金石滩,根据游客不同的需求和景点风格,旅游厕所在改造的路线和理念上也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分,脱离了“千厕一面”的情况,体现了人性化且各有特色。 金石狩猎俱乐部是金石滩拓展训练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景点,与景点风格相对应的是,金石狩猎俱乐部的城堡也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亮相,除了着重创新和环保,厕所外观好比一座城堡,兼具厕所、训练碉堡及观赏诸多功能。同时,金石滩的厕所还做到将心灵健康环保的理念植入到旅游厕所文化中去。以黄金海岸及主干路两旁分布的可移动厕所细节为例,外墙用特色材料建造,红蓝绿颜色鲜艳夺目,造型各异,四周绿树成阴,看上去,厕所与整个景区协调一致,而从内部来看也做到了具有实用性、卫生性、注重管理、讲求文化性等要求。 记者感言 “小厕所”暗藏“大乾坤” 说起厕所的变化,总能将其与文明的演进自然关联起来,因此有论者说,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厕所进化史。 的确,厕所是一种全世界通晓的嗅觉语言和视觉语言,是文明沟通中最短的直线,但厕所被我们忽略得太久了。几千年的歧视厕所、鄙视厕所、厕所文化缺失及顽固如厕陋习,致使厕所成为了我们公共服务体系最薄弱的环节。 曾几何时,你或许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满大街、满景区很难找到厕所,或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公厕,却因气味刺鼻、环境潮湿阴暗,让人望而却步。 作为东北最早抓旅游厕所建设的景区,金石滩大张旗鼓地谈厕所、规划厕所、改革厕所、发展厕所,无疑是管理者对问题的正视,对细节的考量、对服务的细化、对品牌的诠释,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吃住行游娱购”是游客景区游览的六大要素,然而相比于这六大要素,更重要的是如厕问题。因为游客完全可以不在景区吃不在景区住,但厕所还是要去的,景区厕所是非常必要的基础服务设施,要长期打造和规划,探索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管理。金石滩管委会副主任乔世波则表示,“因为拉撒的‘出口’与吃喝的‘入口’同等重要,我们既然能对美食产生感情,那么,我们也需要跟厕所培养感情。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我们对待厕所的态度,也同样代表着每个人的文明尺度。” 厕所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要推动地方政府将公共厕所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推动辖区单位、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包括建设责任与管理维护责任。同时,在厕所建设过程中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满足普通游客的一般需求,还要充分考虑老年游客、妇女、儿童和残障人士等特殊游客的如厕需求。事实上,这样的理念都体现在“金石滩旅游厕所总体规划”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