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美术馆(方案之一)
为了获取先进的设计理念,把中国国家美术馆建设成国家级文化建筑的精品,中国国家美术馆举办“国家美术馆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公开邀请具有文化建筑尤其是文化博览建筑设计经验的设计机构进行方案征集。本次介绍的方案来自弗兰克盖里建筑师事务所。
Gehry Partners将这个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北部的中国家美术馆设计成为一个针对中国丰富历史的独一无二的创新建筑。中国国家美术馆每天可以接待38400人次,每年可以接待超过1200万人,这是世界最大接待率的博物馆。
博物馆四处布置了游客中心,减少排队几率和时间。每个游客中心旁边都安装了一个快速高效的交通核。面向奥林匹克公园的西立面,颇有中国寺庙风范韵味。同时Gehry Partners还为博物馆做了景观总规,设计了室外开放空间和雕塑花园,还有屋顶上的屋顶花园---这是美术馆的第五立面。
此外,Gehry Partners开发了一种新的材料---透明石材。这种石材具有中国“玉”的一些特质,同时这种玻璃可以象征中国山水画中潺潺流水,云雾山峦。它有情绪,并能影响游客。它的外观庄严高贵,它是中国国家美术馆。
Gehry Partners对这种透明石材做了诸多尝试,最后终于在透光性,折射性上找到完美的效果。这种石材能对天气,季节做出回应,展示出变化的环境。外立面还能设置通风空间,减少了机械通风的负担。此外,这种透明石材还能随着人们距离美术馆不同的远近距离展现出美术馆内令人遐想的内容。当然,它还能成为艺术家的画布。
所有的内部组织围绕内部的大型公共空间,并有自动扶梯相连,这些空间的设计灵感来自宝塔和寺庙的形式,当人们站在内部时,这种感受会更加明显。公共空间帮助观众定向,让他们不迷路可以轻松阅览各个展馆。建筑的外墙要素也延伸至室内。美术馆也将提供众多展览和活动。
60%的展览空间用于当代中国艺术,书法,民间艺术,和国际艺术的永久展览。其中2,3,4层为永久展区。1,5层以及天台是临时展区。
此外博物馆还有功能配套完善的学员,艺术研究室,保护机构,5个放映厅,零售店,餐厅,咖啡停,先进的储存区。整个博物馆的设计是高舒适,低能耗的。比相对的标准博物馆减低了57%的能耗。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