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煤矿建成32座地下水库 将外排的污水变废为宝
摘要: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神东矿区,是我国重度缺水地区之一。煤炭开采不仅会产生矿井污水,还会消耗大量水资源。为破解这一矛盾,神东煤炭集团在矿井建起“地下水库”,把原本外排的污水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在大柳塔煤矿污水处理厂,几套污水处理设备最近基本处于停工状态。现在煤炭开采量大了,反而污水处理量小了,污水处理量还不到设计规模的两成,都是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 神东煤炭集团建起来20年,以前最早污水处理量360到380万方每年,现在每年都是100到120万方左右。 污水处理厂的减产,开始于神东矿区对井下废水的循环利用。在建矿初期,一方面生产中的大量矿井水要外排,不仅会产生污水处理费用,还影响井下安全;另一方面井下生产又需要水资源,而矿区附近的可用水资源又逐年减少。“水”成为神东矿区建矿初期最大的“困扰”。 水资源越来越少,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个制约是多方面的,包括供水费用,污水净化费用,还有污水外排的费用。我记得过去有一次,人家把水给我们停了,停了以后我们当时井下停产了。 为破解这一困扰,神东矿区开始探索建设“地下水库”,把煤矿开采产生的污水直接抽取到位置比较高的采空区,利用天然煤柱和人工坝体围住,形成“地下水库”。污水通过采空区塌落的岩石,一直往低处流,最终汇聚在位置较低的采空区。这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净水厂,污水不用排至地面就能得到净化、利用与保存。地下水库不仅可以完全满足井下生产需要,还可以为井上提供生产、生活、灌溉用水。 在过去神东煤炭基本上是因水而困,现在已经转变成因水而富。水资源现在变得充足和富余。从长远来看,变成了一笔巨大的生态财富。 目前神东矿区已经在13个矿井建成了32座地下水库,储水总量超过7000万方,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储水量,每年的利用量达到4000万方,基本满足矿区井下井上的生产生活用水。 采用这项技术可以说缓解了矿区用水的矛盾,把水害变成了水利,变废为宝,现在我们矿井水的利用率已经达到60%以上。我们要是没有这个矿井水作为一种水资源来利用的话,我们矿区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也不会可持续发展下去。 下一步,神东煤炭集团将继续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用所征收的水土保持补偿费,加大对矿区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投入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把煤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给老百姓留下青山绿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