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沪昆铁路穿越乌蒙山建设纪实

2015-8-20 23:4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27|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莽莽乌蒙山,滚滚北盘江。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沪昆铁路贵州段穿过逶迤的群山,经晴隆县至普安县境,向昆明方向挺进…… 何家寨隧道横洞弃碴场环保坝 岔河大桥最 ...

摘要:莽莽乌蒙山,滚滚北盘江。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沪昆铁路贵州段穿过逶迤的群山,经晴隆县至普安县境,向昆明方向挺进……

何家寨隧道横洞弃碴场环保坝

岔河大桥最高墩103米

隧道内铺设防水板

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线路全长41.89公里,合同总额30.77亿元。自2010年10月1日正式开工以来,项目经历了征地拆迁难、便道施工难、进山开工难、材料运输难、铁路建设放缓、资金严重不足等困难。资金问题缓解后又面临工期压力,隧道高瓦斯、突涌水等风险。全体参建员工发扬铁兵精神以及“追求卓越,全面工作争第一”的管理理念,奋勇争先,施工进度和信用评价始终处于全线前列。
      诚信至上,兑现承诺奋勇争先
      该段有隧道6座共40809米,占总长度的98%,是一个长大隧道集群。其中5座长大隧道为全长5523米的光照隧道、全长8000米的何家寨隧道、全长9376米的捧古隧道、全长9956米的大茶山隧道、全长7583米的刘家庄隧道。
      沪昆铁路是仅次于青藏铁路的高难度工程,连绵的高山峡谷,陡峭的山坡,5座长大隧道穿过5座海拔2000多米的高大山峰,进入现场要从没有路的地方开辟施工便道,大多数施工便道都从悬崖绝壁开凿出来,不仅考验人的胆量,也磨炼人的意志。
      2010年8月项目部进场。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挥部把征地拆迁工作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沪昆项目部针对地方特点研究制定了征拆方案,明确分工:局指具体负责县、州、省协调,项目部分管乡镇、村协调。并及时召开征地拆迁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征拆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适时举办征拆人员的业务培训,让征拆人员熟悉政策,掌握文件规定。指挥部领导在临时用地补偿上给予大力支持,调配资金使用,优先考虑用地补偿款资金,先后两次给各项目部拨付临时用地补偿资金共计1100万元。征拆人员不辞辛苦,深入到征拆户家中做工作,宣讲沪昆客运专线建设的重要性,工期的紧迫性,宣讲国家补偿政策、标准,开展思想沟通工作,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谐征拆,依法征拆,赢得了被征拆户的认可。
      10月31日,指挥部提出了“大干六十天,突破两亿关”竞赛目标,召开劳动竞赛动员大会。指挥长臧守杰要求全体参建人员“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全力做好集团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的开局篇”。整个动员大会气氛热烈,士气高涨,大家信心坚定,劲头十足,都决心在大干六十天劳动竞赛中争先锋,夺锦旗,实现集团公司沪昆客专制定的奋斗目标。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打破常规,强攻硬上,征地拆迁满足施工需要,全体参建员工昼夜奋战,抢通了11条便道,实现了沪昆铁路贵州段全线第一个进洞的目标。以“行动快、上场快、征地拆迁快、开工快、施工便道修建快、临建快”获得业主表彰。
      2011年4月9日,指挥部组织召开“建功立业,百日大干劳动竞赛”动员大会,再掀大干热潮。
      2011年中期,全国铁路建设放缓,财务资金几近断流,当时其他标段已经停工,指挥长臧守杰审时度势,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下,采取了“边等边干、边干边盼”的策略,充分利用业主拨付的有限资金,内部调配,精打细算,突出重点,积极协调,克服重重困难,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这一策略对后续施工发挥了重大作用,资金有了保障后,施工进度和信用评价始终处于全线前列。
      攻坚克难,突破多项技术难关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管段内5座长大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变化大,可溶岩地层占75%以上,煤层瓦斯分布广,最高浓度达到87%,不能有任何疏忽。集团公司要求,不出现大突涌水及塌方事故,杜绝瓦斯爆炸事故。
      以5座特长隧道形成的隧道群,集团公司要求,几座隧道都不能有大的塌方,十几个工作面,一个点都不能出问题。上场时,赵国祝是总工,面对同时作业的17个掌子面,思想压力很大,上场半年到一年,参建人员对高铁和长大隧道认识参差不齐,有些管理人员没干过隧道。赵国祝坦言:“刚接触岩溶隧道时大家认识不足。一座隧道控制好容易,几座长大隧道,十几个作业面,地质又是那么复杂,要控制得好不容易。”岩溶没规律,赵国祝把在宜万线当总工时做的溶洞实例课件拿到4个项目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认识。施工工艺上采用超前钻孔、超前预报、地质雷达、TSP预测、水平钻孔钻探等一系列先进的预报手段,每循环加深炮孔预报,结合地质雷达4种预报手段,41公里隧道,预报到突泥突水4次,现场能够根据围岩情况确定施工方向。
      刘家庄隧道和大茶山隧道出口,全长12294米,因溶洞、瓦斯等病害成为全线重难点。
      2011年8月27日,刘家庄隧道进口掌子面左侧拱腰加深炮孔时,发现异常,地质雷达探测出溶洞迹象。9月1日下午15:30分左右,掌子面开挖完,出现溶洞长约52米,宽约22米。
      9月2日,沪昆公司红果指挥部领导、设计代表、监理、局指挥部领导对溶洞进行联合检查,制定了处理方案,后顺利通过了溶洞。
      2012年7月5日,刘家庄隧道进口掌子面右侧出现溶洞,距中线2.2米,同侧横向约10米,纵向顺线路往线路左侧斜向延伸,揭开处溶洞高度约30米。
      7月7日,由贵州公司组织专家会诊,制定了施工方案,对开挖揭露溶洞口附近加强喷锚支护,以确保溶洞口围岩稳定。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对溶洞段采用隧道开挖弃碴临时回填过渡,同时在溶洞底部沿溶洞主轴方向预埋2根ф200的钢管至消水洞。
      四项目部管段出现过3次大的溶洞,由于高度重视,采取超前地质预报及围岩监控量测,没有出现过大的塌方险情。四项目部管段5个点有4个成为全线样板,业主和集团指多次组织现场观摩。
      2013年捧古隧道进口,开挖进去20米时听到水声,人员立即撤出掌子面,40多分钟后,掌子面喷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将掌子面前施工的设备淹没。由于预报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后观察,隧道顶部有富水构造,20多米型钢拱架推出变形,下沉20厘米,整个拱架没压垮,说明预报措施到位,锚杆都按照要求打进去了,质量控制是到位的。
      开工以来,从最初的认识不足到逐步规范操作,4年多来,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没出现过大的塌方事故,除了个别溶洞出现小的滑塌,整个施工过程可控。
      全长9956米的大茶山隧道,最大埋深约487米,为双线长大铁路隧道。该隧道位于云贵高原侵蚀构造中低山区,穿越乌蒙山脉,处于岩溶、暗河发达地段,多喀斯特地貌,且煤系地层等不良地质发育强烈。由于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沪昆客专大茶山隧道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列为Ⅰ级风险高瓦斯隧道,被沪昆客专公司列为Ⅰ级风险隧道、重点控制性的高风险长大隧道。其余隧道大部分穿越地层在岩溶水平循环带内,为可溶岩隧道,地质复杂,隧道突水突泥是隧道施工最大的风险,有2座Ⅱ级风险隧道。
      瓦斯隧道,特别是高瓦斯隧道,从指挥部领导到项目部领导以前没干过,刚开始认识不到位,随着接触增多,大家逐步的有了清醒的认识。赵国祝说:“瓦斯不可怕,关键是要严格监控,强化细节管理,有些看似细小的环节却可能是最大的隐患。”针对瓦斯地质,指挥部组织专家研究施组方案,对进洞施工设备进行改造,购置了两套系统。瓦斯地层采用超前预报,强化通风,预报、监测、管理四方面做到位。针对贵州煤系地层的特点,除了对瓦斯、煤层地段重点防控外,所有隧道都使用便携式瓦检仪,随时检查。捧古隧道原设计没有瓦斯,通过严格检测,发现存在低瓦斯,如果没有一整套的措施,这种低瓦斯发现不了,就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2015年6月29日,大茶山隧道作为管段内最后一座隧道贯通,工期风险解除,高瓦斯、突涌水等各种风险也随之解除。
      除了长大隧道君群,还有全长484.05米的岔河大桥,跨径布置为:(88+168+88)米连续刚构+(33+56+33)米连续梁,全桥共设7座墩台,最大墩高103米。深基础最大桩长51米,受岩溶地质发育影响,施工技术难度大;陡坡施工材料及机具设备运输难度大;墩身及梁部施工受河谷的横风影响大,安全风险高;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最大梁段高12米,为同类型桥梁中最高。
      追求卓越,全面工作争第一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沪昆项目上场之初,指挥部即确定了“追求卓越,全面工作争第一”的管理理念,要求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标准化,与先进单位对标,向标杆看齐,对标找差距,重在争先创优。
      指挥部制定了《标准化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召开标准化推进会、样板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会,对标准化管理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定期召开样板示范工程观摩现场会,以经验介绍、现场观摩为主,提高管段内所有隧道标准化水平。严格按照“标准”对各项目部申报标准化工点、样板工程工点进行定期检查、帮扶和验收,对通过沪昆公司标准化验收的工点、成为标段样板示范工程的工点进行奖励。
      强化现场管理,打造企业名片。项目部注重隧道施工亮点的培育,在重点工程,特别是瓦斯隧道施工管理上,认真钻研,积极实施,瓦斯隧道管理水平在全线达到了较高水准,得到了沪昆公司的肯定,组织西成客专公司到大茶山隧道斜井观摩,对现场管理给予了充分认可。
      因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2011年,站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宣贯培训获沪昆公司绿牌一张;指挥部和7#拌合站获沪昆公司红果指挥部标准化示范工点;四项目部获2011年度沪昆公司标准化项目部,黄龙坡隧道、大茶山隧道出口获标准化工地;一项目部隧道架子一队支护工班获贵州省工会“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2012年,何家寨隧道和光照隧道二衬边墙采用型钢模具固定边墙中埋式止水带,沪昆公司红果指挥部在管段隧道施工中全面推广,获沪昆公司绿牌一张;红果指挥部组织各标段到大茶山隧道出口参观光面爆破,给予绿色通知单一张;指挥部被沪昆公司评为标准化指挥部;第一项目部被评为标准化项目部;
      2013年,捧古隧道出口、大茶山隧道进口获沪昆公司优质样板工程;光照隧道出口、何家寨隧道出口两个工点被评为标准化工点;二项目部被沪昆公司评为标准化项目部。
      指挥部以安全生产为中心,成立安全质量生产管理小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小组成员安全质量职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工作原则,明确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实行专人负责整改制度,对施工现场被通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库台账,制定整改措施,使施工现场的整改得到有效管理和及时闭合。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质量管理上以“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为宗旨,坚持质量安全“零容忍”、“零伤亡”、“零缺陷”的工作态度,以“抓源头、抓重点、抓苗头、抓过程、抓细节”的基本做法,以标准化为抓手,消除质量通病。赵国祝介绍:“指挥部明令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施工,杜绝任何降低质量行为的发生,杜绝任何偷工减料行为的发生,局指20人协调监督,但完全靠局指监控不可能,各分部发挥重要作用。”集团指挥部质量控制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检测,每周定期检查两次,必要时增加检测次数,对混凝土回弹检测,有质量偏差及时处理。控制原材料的源头质量,自己生产砂石料,所有砂石料冲洗防止粉尘含量超标。质量问题发现一次及时处理一次,并处以材料费10倍的罚款。沪昆公司安全质量激励约束考核,连续三年获年度第一名。大茶山隧道出口光面爆破获沪昆公司绿牌奖励一张。
      项目部坚定不移地在全管区推行了仰拱移动模架、端头定型模板、中心水沟及电缆沟槽模架施工等控制技术,积极推广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控制技术,研究隧道光面爆破工艺,有效控制断面超欠挖,减少初支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