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驻印尼商务馆舍
简介:项目名称:中国商务部驻印尼商务馆舍 项目地点: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单军工作室/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团队:单军,刘玉龙,铁雷,赵曈,王育娟,孙显,程晓曦,吴艳,王鑫, ...
项目名称:中国商务部驻印尼商务馆舍 项目地点: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单军工作室/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团队:单军,刘玉龙,铁雷,赵曈,王育娟,孙显,程晓曦,吴艳,王鑫,康茜,王飞等 设计/竣工时间:2008-2014年 建筑面积:3160㎡ 摄影:铁雷 项目地段位于雅加达南区核心地带,东、南侧紧邻中国大使馆及官邸,西侧为低层民宅,东北和东南侧则多为高层公寓和酒店。用地南北长65米,东西宽49米,东侧为主入口。 项目的“飞地”特征是设计的原初激发点,对其双重地域性的思考和表达贯穿了设计的始终,即:作为中国官邸建筑,如何在体现当地自然和文化等地域特征的同时,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和时代精神。对此,本项目通过“此地”和“此境”的双重地域性予以应答。 “此地”的地域性:强调“建造地点的真实性”。项目包含办公和居住两个功能,其周围环境决定了设计采用两者分置、一“馆”一“舍”的错落布局,既与大使馆协调,又形成了介于高层酒店和低层民宅之间尺度的“中间”城市景观。屋顶格栅和立面可滑动的遮阳板则分别体现了适应于当地气候条件的“双层屋顶”和“双层立面”的理念,在遮蔽当地强烈日照的同时又保证了居住活动的私密性。 “此境”的地域性:强调“使用主体的真实性”。办公楼入口雨棚、窗格及门厅天窗是中国传统意象的直接体现,入口窄院和及屋顶回廊与北面住宅形成的半围合空间,则是对中国传统院落意象的抽象式表达和意境式再现。建筑可变遮阳板形成的光影变化所传递出的形式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则是对当代中国开放与多元等大的文化主题和精神气质的表达。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