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中国青岛工厂
简介:项目名称:新都-中国青岛工厂 项目地点:中国 青岛 设计者:(株)建筑师事务所寄傲轩(闵贤植) 建筑面积:31 418 ㎡ 摄影:CHO TAE RYONG 着手中国新都青岛工厂项目时,我以路易康(1901-1974) ...
项目名称:新都-中国青岛工厂
项目地点:中国 青岛
设计者:(株)建筑师事务所寄傲轩(闵贤植)
建筑面积:31 418 ㎡
摄影:CHO TAE RYONG
着手中国新都青岛工厂项目时,我以路易·康(1901-1974)所讲的“太初”的心情回到初始并鼓舞着自己莫忘太初。
“刻意而为的美是卑鄙的。那是一种催眠行为,一叶障目。我认为美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创造出来的。它一定是首先从诸如帕埃斯图姆神庙等古老的事物中汲取了灵感。在我看来,帕埃斯图姆神庙就是美的代表,它不如帕特农神庙美丽,但帕特农神庙的美是受到它的启发而来。帕埃斯图姆粗而矮,比例并不协调,毫无美感,但对我来说它无疑是美丽的,因为它代表了建筑的起源。那时的墙壁是断裂的,柱体开始出现,建筑里流淌着音乐。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生生不息。”
——路易斯·康
每次接触新项目都令我兴奋不已。圣度青岛工厂是我的第一个海外项目,所以我比以往都更加兴奋。但同时心里又有一些担忧,甚至害怕。20 世纪以理性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趋势正在世界各地蔓延,同时以民族、传统、自然风土等地区特征为核心的地域主义也是重要力量。现在的中国正处于这种对立状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一历史古国开始引进外资,以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对此我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从项目开始到结束,信息的匮乏都始终困扰着我。
为了勘察场地我频繁往返于中韩两国之间。飞往青岛的途中我所看到的荒凉情景让我非常困窘。众多被灰尘所掩盖的红色三曲瓦人字屋顶住宅形成巨大的集合住宅群,而我们所熟悉的中国画中常出现的奇岩山景则无影无踪。
尽管如此,我当晚入住的香格里拉酒店提供的火柴盒上则印着典型的欧洲风格的青岛。经历过德国租借地时代的青岛市中心深受德国风格的影响,以红瓦人字屋顶房覆盖,而且展现出典型的滨海旅游城市形象。然而,繁华的城市当中还充斥着诸多破旧住宅与廉价的现代高层建筑。从荒凉的平原到辽阔的大海,青岛的旧城中心如同沙漠中的绿洲一样生机盎然,但周边大部分开发区却仿佛被沙尘暴卷走一般,只剩下干枯的树木和干旱的土地。
多次实地考察了历经艰苦岁月的青岛后,我发现共有 3 个不同时代的历史叠加构成了青岛的现代物理语境。最早是由德国规划的欧洲风格的城市风景 ;其次是经历“文化大革命”以后为市民规划的大规模居住区 ;最后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盲目建设的现代建筑。在原有的基础上附加我们的设计理念相当困难。实地勘查后,我们挑选的场地从基础条件、道路状况、给排水等各方面的综合指数都比较高,但这并不是令我最满意的场地。所以尽管当时登机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但我还是带着最后的希望去了一个本不在计划内的场地。在这里,我意外发现了中国画当中所看到的奇岩山峰,它就正对着海尔大街。穿过缓冲绿地,就能看到开阔的浅山谷中种满谷物,这里显然比周边地区更加富饶。东侧则是安静的住宅区。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里。正所谓好事多磨,我觉得这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一次邂逅。
就这样我获得了这块 300m×600m的大规模土地。首先以 200m 的宽度为一个单元分为 3 等份。面朝西侧海尔路绿化带棱线上以后将开发成一片苗圃。接下来的面积是草坪,为将来建设预留场地。最后一块地作为一期建设用地来使用。因此在着手规划的同时又进行了绿化。功能设施单元大致分为三种。首先是零部件制造部、零部件仓库、组装流水线及完整品仓库等生产相关的流水线 ;其次是支援生产相关的行政设施及福利设施 ;最后是外派员工的宿舍。
因为场地宽阔,所以生产工厂在规划单层建筑的同时着手研究了空间模块的问题。以首尔圣度与牙山工厂的空间模块为基础,周密地调查研究青岛圣度所能容纳的生产线、仓库容纳量、施工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最终将青岛圣度标准的空间模块定位为 12m X 18m。建筑设计根据需求重复使用空间模块,并把零部件仓库、组装流线、完整品仓库布置在南北侧。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两端的层高与空间模块,并在南侧布置行政支援设施(理事室、办公室、大会议室及展览室)和食堂,在北侧布置零部件制造部。东西方向为材料、零部件及完整品相关的物流流线和作业空间,并利用绿化带与周边住宅隔离开。
项目平面是对基本模块的重复使用与修改,空间中还包括 3 个主题庭院。首先是行政支援设施与生产工厂之间的水之庭院,其次是生产工厂内部的风之庭院,最后是生产工厂与零部件制造部之间的石之庭院。这些庭院发挥着调整建筑和周边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功能。庭院里依据具体主题安装了安奎哲教授(韩国艺术综合大学教授)的雕塑作品。这些庭院不仅为室内空间带来了日光和通风,还带给人们一种生活在自然和艺术之间的感觉。
在材料上,我本来更倾向于选择红色三曲瓦或牛舌瓦。这些都是青岛最常见的建材,也是青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这种材料与砖这种首尔乃至亚洲最主要的建材有着相似的外表。我尤其喜欢牛舌瓦,它是青岛的欧式建筑上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这种瓦为进口材料,原本为金属(例如锌)制成并经过了在青岛的本地化改良。这种材料所展现出的时间的痕迹非常迷人。然而,由于红砖的粗制滥造,更由于法规对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暴露性材料的使用的限制,还有瓦对屋顶结构的过度压力,我不得不放弃这种材料。砖瓦与土砖墙有相似的质地,我们还选了一种相同颜色和质地的沥青屋顶作为替补材料。
员工宿舍(三爱轩)建设之前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农家院。为了保留农家院的记忆,特意把宿舍布置在远离工厂的地方,营造出生活在自然环境当中的感觉。为了打造与原始树林和周边荒凉气氛隔离的要塞,特意筑造了一个正方形围墙,并利用对角线分离成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庭院。
合理布置空间的重要性在于通过生产工厂的功能和流线的合理分配使生产效率提高。而且空间布置、建筑形态、景观等一系列因素都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风景。为此项目设计特意调整了功能、空间和步行流线。进入设施之前,水之庭院使连绵起伏的山景焕然一新,在工厂内部就可以感受到风之庭院里风的存在。生产工厂和零部件制造部之间的石之庭院、树林之中曲线步行路等要素都可以使员工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项目团队在规划和施工时遇到过不少困难,也有许多说不完的故事。收集材料时的记忆、工程质量问题、与当地设计院之间的交流等诸多难题都困扰着我们。在圣度员工和当地政府官员的积极安排和协助下才得以完成此项工作。非常感激安奎哲教授为两个庭院制作的雕塑作品和参与此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
|
上一篇:杭州市城建文化展览馆
下一篇:韩国传统文化学校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