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鹤墓园接待中心
简介:项目名称:松鹤墓园接待中心 项目地点:上海市嘉定区嘉松北路 3485 号松鹤墓园 建筑师:张斌、周蔚/致正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张斌 项目建筑师:袁怡(方案设计)、金燕琳(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室内 ...
项目名称:松鹤墓园接待中心
项目地点:上海市嘉定区嘉松北路 3485 号松鹤墓园
建筑师:张斌、周蔚/致正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张斌
项目建筑师:袁怡(方案设计)、金燕琳(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设计团队:李佳、何斌、李姿娜、杨敏、王佳绮、何茜、麻宇翔、廉馥宁、王晨曦
合作设计:上海伊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6 823㎡
占地面积:3 095㎡
建筑面积:4 936㎡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局部钢结构 )
建筑层数:地上2层
主要用材:干挂花岗石材、钛锌板、陶瓦、平板玻璃、夹纸玻璃、大理石、木质饰面吸音板板、塑木板
设计时间:2011.10—2014.10
建造时间:2013.6—2014.11
摄影:页景
接待中心位于松鹤墓园的核心位置,东临墓区主干道,北靠墓区停车场,南、西两侧都紧邻墓园。作为墓园内的主要公共建筑,接待中心集业务接待、入葬仪式和办公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承担了平日的市民购墓、入葬和祭扫事务接待,以及清明、冬至两大高峰时节的大流量接待工作。由于场地有限,同时面对道路和墓园的外向视野或缺乏特色,或不宜引入,这让我们在一开始就坚定了“内向性”的策略选择,用江南传统的“宅园”结构中的多重围院模式来组织空间,院落与厅室相依相生,并依托内向的、有差异的庭院景观与使用方式创造出宁静、平和、有冥想性的空间氛围。
整个场地分成相互串联的、由院墙限定的四组庭院 :居中的大庭院里横亘的是 18m 跨度的业务接待大厅,四周都有庭院环绕,大厅北、西两侧的透明界面使空间完全向庭院延展。接待区以北是包含有大小两个葬仪厅的落葬仪式区,每个葬仪厅都坐落于专属的庭院空间内,之间以曲廊连接。接待区以南的一组院落里是由数个穿插并置体量曲折串联起来的办公会议区,大小会议厅居中向南突出俯瞰整个墓区,两侧的办公室都配有曲折变化的小尺度庭院。接待区和葬仪区的东侧沿路部分布置的是包含有花店、小卖的为葬仪及祭扫服务的配套服务楼 ;它和其他三个部分之间正好形成两个内凹的入口庭院,分别对应东侧临路的主入口和北侧通停车场的次入口。
庭院景观的设计在整个项目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并奠定了不同区域的空间氛围基调。北侧葬仪区的庭院全部白砂铺地,不种植物,院内沉寂空灵,透过落地长窗与全白的葬仪厅室内融为一体。南侧办公会议区的庭院草木茂盛,生机盎然,与葬仪区的素简形成一种对仗关系。中部接待区的庭院兼有南北两侧的素简与生机,将植有高大乔木的居中石板铺地平台与两侧植有睡莲的水池结合在一起,沉静中透出灵动的气息 ;接待大厅前的入口庭院居中坡道,两侧跌水结合种植,运用与接待区庭院相似的手法在进入建筑之前就营造出别有洞天、引人入胜的气氛。
围合与限定这些庭院的厅室及院墙的物质形式与构造方式也延续了整体上平和大度而又精巧雅致的设计思路。控制建筑形态的主要元素是高低错落的、出檐深远而又轻盈的深灰色规则双坡陶瓦屋面。外立面上二层窗台以下的基座部分及院墙都是带有深色条石压顶与勒脚的浅灰色干挂花岗石墙面,二层窗台以上至屋檐以下的墙面都是带有幽暗光泽的竖向锁边的深灰色氧化钛锌板,只有在接待大厅的北、西两侧运用了通高的玻璃幕墙,为大厅引入更多的庭院景观。接待大厅的室内设计也是本项目的一大重点,铺地、墙面及大厅一侧纵向展开的长长的接待台都使用了温润的米灰色大理石满铺,与坡屋面下吊顶的桧木饰面吸音板配合得相得益彰,更显出大厅的宜人氛围。大厅西端的一部分地面略有下沉,是玻璃隔断分隔的收银后台及大堂经理用房,其上的夹层是从屋面结构上悬挂下来的、全部由双层半透
明夹纸玻璃包裹的贵宾洽谈包房。大厅屋顶在通高部分和有夹层部分之间利用屋脊位置的落差在两片屋顶之间形成一个横向的高侧窗采光带,为大厅深处引入了自然光线。
|
上一篇:美国纽约皇后区图书馆
下一篇:崧淀路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