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抒:《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的指导意见》内容介绍
摘要:2015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于7月1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特别邀请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司工程技术处处长贾抒对《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进行内容介绍与解读。 2015年度筑龙网“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于7月11日在京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论坛全方位覆盖建筑领域各参与方,汇集企业决策者、高级管理者,以及代表中国建筑领域新一代中坚力量的设计师、工程师,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带来有益借鉴。 论坛特别邀请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司工程技术处处长贾抒对住建部近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进行内容介绍与解读。 点击此处阅读《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全文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司工程技术处处长 贾抒在报告中贾抒处长介绍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的特点,并对《意见》中BIM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几部分内容进行介绍与解读。 贾抒处长在报告中指出:“相信随着《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国建筑领域将进一步掀起BIM应用的热潮,不断推动我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 以下为报告实录: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很高兴来参加今天的论坛,有机会听到各位专家非常精彩的报告。 今天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日前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5年以前,住建部《关于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2011】67号),已经提到BIM的应用,去年发了《住房城乡建筑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也提到BIM的应用,本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也是落实这两个文件的精神。 《指导意见》特点 第一,在组织有关协会学会、高校、设计和施工单位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吸收主管部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研究、软件开发等各方意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座的很多专家也参加了2012年的BIM课题研究,当时黄院长也是我们课题的组织者之一。 第二,《指导意见》是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关于BIM应用的指导性文件,也充分肯定了BIM应用的重要意义。之前上海、深圳政府也已经出台了文件,但在住建部的层面,这是第一个指导性文件。 第三,《指导意见》强调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策划、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的BIM应用。 第四,在政府、行业和企业已有一定共识的基础上,从企业和项目两方面制定了五年的应用目标,提出应用要求。 第五,从政府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总承包单位、运营管理维护单位六大类单位、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工作重点。特别强调了工程总承包模式。 六、明确了七项保障措施。 文件内容划分为BIM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五部分。 一、BIM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 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征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 BIM能够应用于工程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为产业链贯通、工业化建造和繁荣建筑创作提供技术保障,中国尊项目可以说就体现了这一点; 支持对工程环境、能耗、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检查和模拟,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支持各专业协同工作,项目的虚拟建造和精细化管理,为建筑业的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创造条件。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BIM应用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极大地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同时也提到了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政策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发展不平衡、本土应用软件不成熟、技术人才不足等等。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以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坚持科学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在建筑领域普及和深化BIM应用,提高工程项目全生命期个参与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建设优质、安全、环保、节能。 指导思想强调BIM应用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工程建设的优质、安全、环保、节能,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BIM。 基本原则: 1.企业主导,需求牵引; 2.行业服务,创新驱动; 3.政策引导,示范推动。 三、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从企业、工程项目两个层面进行指导。 企业层面的目标是: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图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 工程项目层面的目标是:到2020年末,即五年内,以下新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目标。 四、工作重点 (1)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BIM应用配套激励政策和措施(目前上海、深圳已经有相关文件)。 第二,要扶持和推进相关单位开展BIM的研发和集成应用。 第三,研究适合BIM应用的质量监管和档案管理模式。今年上海也在做关于建筑设计的数字化交互使用的课题试点。 (2)有关单位和企业有关单位和企业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BIM应用发展规划、分阶段目标和实施方案,合理配置BIM应用所需的软硬件。 改进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建立适合BIM应用的工程管理模式。 构建企业级各专业资源库,逐步建立覆盖BIM创建、修改、交换、应用和交付全过程的企业BIM应用标准流程。 通过科研合作、技术培训、人才引进等方式,推动相关人员掌握BIM应用技能,全面提升BIM应用能力。 文件中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运营维护单位六大类单位都明确提出了工作重点。 全面推行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各参与方的BIM应用,要求各参建方提供的数据信息具有便于集成、管理、更新、维护以及可快速检索、调用、传输、分析和可视化等特点。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策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基于BIM标准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质量管控和工程进度、投资控制的需求。 今天是甲方的论坛,主要说一说建设单位的工作重点。建设单位要全面推行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参与方的BIM应用,甲方要对各参建方提出要求,使参建方提供的数据信息具有便于集成、管理、更新、维护以及可快速检索、调用、传输、分析和可视化等特点。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策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基于BIM标准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质量管控和工程进度、投资控制的需求。 具体来说有七项重点工作: 一、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在方案设计阶段通过BIM可视化信息模型提高各参与方的参与度,能够更好的对方案决策发挥作用。 二、建立BIM应用框架,明确实施阶段的任务、交付标准、费用分配都比例。 三、建立BIM数据管理平台。建立面向多参与方、多阶段的BIM数据管理平台,为各阶段的BIM应用及各参与方的数据交换提供一体化信息平台支持。 四、建筑方案优化。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要求各方利用BIM开展相关专业的性能分析和对比,对建筑方案进行优化。 五、施工监控和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促进相关方利用BIM进行虚拟建造,通过施工过程模拟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期,对物料、设备资源进行动态管控,切实提升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 六、投资控制。在招标、工程变更、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利用BIM进行工程量及造价的精确计算,并作为投资控制的依据。 七、运营维护和管理。在运营维护阶段,充分利用BIM和虚拟仿真技术,分析不同运营维护方案的投入产出效果,模拟维护工作对运营带来的影响,提出先进合理的运营维护方案。这可能也是甲方比较关心的问题。 八、另外在工作重点里,对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还有运营维护单位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工作重点。 五、保障措施 一、大力宣传BIM理念、意义、价值,通过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工程创优评优、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评价等工作激励建筑领域的BIM应用。 二、梳理、修订、补充有关法律法规、合同范本的条款规定,研究并建立基于BIM应用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监管流程;研究基于BIM的产业(企业)价值分配机制,形成市场化的工程各方应用BIM费用标准。 三、制订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应用指南,建立BIM应用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基于BIM的公共建筑构件资源数据中心及服务平台。 四、研究解决提升BIM应用软件数据集成水平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鼓励BIM应用软件产业化、系统化、标准化,支持软件开发企业自主研发适合国情的BIM应用软件;推动开发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系统。 五、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造价咨询以及工程档案管理等工作中的BIM应用研究,逐步将BIM融入到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六、培育产、学、研、用相结合的BIM应用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产业联盟;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和行业,建设BIM应用示范(试点)工程。 七、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关于BIM应用的相关培训,在注册执业资格人员的继续教育必修课中增加有关BIM的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企业和人员的BIM应用水平考核评价机制。 相信随着《指导意见》的落实,BIM的应用一定会对推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在这里部里也希望和行业内所有的专家一起努力,为BIM技术在我国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