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知识: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摘要: 针对波特理论的上述不足,8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摒弃主流经济学派的价格均衡分析方法,在以潘罗斯(Penros,1959)倡导的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基础的公司战略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鲁梅尔特(Ru ...
针对波特理论的上述不足,8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摒弃主流经济学派的价格均衡分析方法,在以潘罗斯(Penros,1959)倡导的“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基础的公司战略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鲁梅尔特(Rumelt,1984)、沃尔纳菲特(Wermerfelt,1984)等学者。该理论认为:具有行政组织结构的企业之所以赢利,是因为他们拥有企业特有的稀缺资源,它可以产出成本显著低或质量非常高的产品,即有效益的产品;这种资源依附于企业内在组织中,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难以模仿,为企业专有。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在波特所指的市场中,而是在企业内部,依赖于企业的异质性的。非常难以模仿的。效率高的专有资源;并且企业有不断产生这种资源的内在动力,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不断的形成。利用这些专有的优势资源。从这里看出竞争优势是内生的,同时是存在路径依赖(Path Depend)。按此理论,企业在实施一个进入战略时,首先是确定公司的独特专有资源;而后,确定在何种市场上可使这些资源获得最优效益;最后,确认实施的方法:是进入该领域,还是出售这些专有资源给该领域的相关企业。因此,用该理论指导企业进行扩张时,通常是相关多元化。 该理论可以弥补前一种理论存在的不足,但同样存在着缺陷:过分强调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外部重视不够,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对专有资源的确定过于模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尤其重要的是,正如能力学派批评波特的竞争位势容易被模仿一样,波特(1996)认为由于大量存在的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企业的这种专有资源同样容易被仿制,并且非常容易过时。 责任编辑:you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