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褚云宏:项目全过程BIM应用案例分享
摘要:五矿建设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褚云宏在“2015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项目全过程BIM应用案例分享》的演讲。 2015年度筑龙网“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于7月11日在京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论坛全方位覆盖建筑领域各参与方,汇集企业决策者、高级管理者,以及代表中国建筑领域新一代中坚力量的设计师、工程师,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带来有益借鉴。 五矿建设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褚云宏在“2015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项目全过程BIM应用案例分享》的演讲。 褚云宏:项目全过程BIM应用案例分享褚云宏:各位嘉宾,首先感谢大家牺牲周末时间参加今天的论坛。今天早上跟我美国的一个合作伙伴还通了电话,他在洛杉矶,讲了半天他跟我说,其实我听你讲到现在已经不错了,因为他的员工从来不给他留微信号,也没有私人号码,到了星期六、星期天一概不接电话,所以还是要感谢大家能够抽出周末的时间来参加今天的论坛。 论坛去年也有参加过,这是国内办的相当有水准的BIM论坛,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超出了BIM纯技术的范畴。其中中国院的副院长蔡总,蔡总也是我的老乡,在中国出现这样一个完整的、有规模的、体系型的BIM应用我也感到非常骄傲。BIM应用这件事,我在国外的时候,也跟我们的一些合作伙伴,包括工程方面、设计方面的朋友都交流过,其实在国外全程的BIM应用也不见得领先国内多长时间,这一点并没有说落后国外,在BIM应用这件事上,其实不见得这样一个状况,虽然工具都是外国的,但中国人的头脑确实相当灵活,除了很快的可以山寨别人的很快,我们应用上也是很快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们实际应用的一个项目,首先做项目的一个简要介绍,项目是公司总部的办公大楼,地点是在深圳的后海。深圳的后海已经很难拿地,这是我们拿的后海最后一块地,那个地方总部云集,全都是重要企业的总部大厦才允许在那儿落户拿地,我们拿到最后一块地,但也是有一点儿麻烦,因为这块地面积很小4200平米,规模总共建筑6万平米。但是我们在这么一个区域建这么一栋楼我们的压力也非常大,我们立志把他建成可以代表我们企业形象的一个总部大楼,所以从设定上来说,开始就设定这是一个全BIM的项目,这是参与我们这个项目的一些顾问公司,参与项目的顾问一共有18个,虽然项目很小,但内容很全。建筑设计顾问是贝聿铭合伙人备考佛,他也给我们很有力的支持,李亚是我们的结构顾问,他们是开创超高和结构体系的先驱者和开创者,他做的一些事情,包括上海平起子也是他们做的,以及耳熟能详的迪拜的一群建筑都是他们做的。斯凯在中国不是特别出名,但他在国际上非常有名气,他做了东莞,美国,包括韩国乐天长卷大厦也是他做的,现在在国内也有一批高层。CCDI也是作为我们BIM的合作顾问,今天都能见到CCDI的钱总,他是我们的乙方。18个团队中其中有十来个都是全球处于前十的,这个项目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小,但很重要。 我们的设定是全过程的,他只是一个工具,提供给我们的是可以用来进行管理的一个工具,真正推动BIM,或者说把BIM用好的事情,或者说推动者一定是甲方。今天中午在吃饭的时候也跟各位嘉宾聊了一下,刚才说的各种推动,或者说政府推动,政府推动有两项,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作为要花钱的事,一定是甲方推动才有效果,而且甲方自己要明晰拿这个东西做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成果,路径怎么设置,换言之只有甲方懂、明白,才能把他做好。 项目一开始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都做了BIM的规划,这是一个工作流程就是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建筑效果浏览,目前的论证都在用BIM来完成,在项目上很重要的一点,项目虽然小,但地位蛮重要。有很多业界的朋友都想来参与,其中还包括中建八局,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我们的设定,所有的参与者都要有BIM能力,才能够参与我们的项目。所以我们的项目部单单是BIM要设计,施工的,供货商也要有,有的供货商不具备运营怎么办,他确实不错。你去偷去抢,把我们的BIM模型弄过来,而且按照我们的要求,带有属性的,应该是全部拿过来,你才有资格参与投标。 这是BIM顾问的工作内容,在全项目中他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甲方有能力推动BIM的应用,而且也是一个受益者,但其他的参与者不见得有甲方那样的觉悟,也不见得大家对BIM的认识是一个水平面的。但他在专业上确实可以,我们现实涉及到很多这样的单位,有的单位就是可以。就像刚才所说的景观设计单位,做的非常好,图质每一个出来都很惊叹,但他不会BIM,这个时候我们的BIM顾问就要发挥作用,要叫他去怎么去做BIM把工程做好。BIM顾问的作用是全程性的,从设计到运维都要参与,他是甲方非常重要的一个顾问。可以督促,可以检查其他设计顾问的工作。 在BIM实施之前,实施导则里我们要规定好,各个顾问,我们在BIM工作里要做的内容是什么。首先要把任务派下去,因为各家BIM水平,我们现在发觉是严重的参次不起,各家有各家的习惯,特别是设计的顾问公司,就像蔡送说,我们要书同文,告诉大家规则是什么,再做事才不会乱套。 我们会在招标和合同中关于BIM的要求也要落实进去,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的顾问参与,有这么多的施工单位参与和服务单位参与,你说让他配合我们的BIM工作并不是口头上讲的,讲了很多时候是没有用的,人家可以有情帮助你,但更多需要落实到质面上,我们要在合同上,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加进去,以免以后产生商务上的纠纷,这是BIM顾问需要进行的一个审核。 在这个基础之上,各方要明确具体的职责和需要提交的成果,标准是什么。这是初步设计阶段所做的事,项目虽然小,但建起来的模还是很大,所以在建模阶段,就要把各专业模型分开建,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各参与顾问的专业范畴不一样,我们必须要分开建。把所有的模型整合在一起,进行一个叠合和碰撞的检查。在碰撞检查的基础上,在对模型进行修正。业主要推动BIM顾问把模型进行整合和修正。这是各专业建出来的模型,这是各专业合模以后的模型。建筑高度148米,后边的航天大厦220米,我们的体量最小,我们做的造型也是用BIM推敲出来最后的一个方案,他就像一个风帆,整个的设计还是不错的。 褚云宏:项目全过程BIM应用案例分享合模以后和效果图的相似度非常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照,不是说纯BIM来做,很多公司用不了,BIM不是一个手段,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用,任何一个扳手都能用,甲方要明白怎么用他。这是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来推敲之后结果还是非常相似的,因为没有施工,刚刚开始的是基础施工,很遗憾没有办法展示现场的图。对于一些细部和节点,包括柱子的一些做法都跟PCF进行深度的交流,我们就是用这个模来进行交流。哪些地方我们觉得有问题,我们要说服他很难,你觉得这个地方有问题,像地铺是方形的,柱子是三角形很难,跟这个体系不一致,用模型来很好说。这是过程当中的一些图。 初步设计提交100%的合模以后,会进行碰撞检查,各专业进行合模后所有公司拿到模型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反思看还有什么问题,其中确实出了大量的问题,BIM的威力,还是需要有一些工作方面的顺序,首先是建筑的在一些细节和形体的推敲下。再接下来是机电专业,没有BIM就没有接下来机电方面的成果,前面的工作完不成,后边的工作做了也白做,因为做完之后可能前面就变了。 这是分专业,提交给各顾问公司进行,避免了以后的问题,这只是一个过程。这是我们工作过程中做的慢游,通过慢游可以看到具体哪个地方有什么问题。我们检察处大量的碰撞,分管占的非常大,事实上在三维模型拉出来之后,大家很容易发觉这个问题,包括集水管。事实上还有一些软碰撞,类似于消防水管和水管距离过短很难衡量,但在模型上可以看出来,做一个筛选就可以。还有一些检修空间没有,我们只需要设定检修的数字,即可就可以出来。这个帮助也是很大的。在初步手机合适之后,还有其中综合性的问题,我们也提出来,包括水管穿基水井,包括下的进高不够,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检测出来。 刚才说的初步设计的工作,一些很细的工作,接下来的施工图设计,我们基本上微细这样一个体系。我们的施工图首先要进行一个深化,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去完善,包括精度,包括各顾问公司的工作内容都不一致。在施工图的部分就可以全部细化,落到可以出施工图的深度。施工图跟过程和初步设计是差不多的,磨合的碰撞查询也是很重要的内容。除此以外还会抽出工程清单给到我们合约采购部门,下一步的采购工作就会和BIM挂勾。 这也是一些深化工作,是示功图中深化的重点。这个工作非常的有效,可以发觉很多平面图很难发现的问题。随着模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对初步设计过程中一些专业问题可以不断的发觉和修正。同时我们也或可以验证前期的一些奇思妙想,在过程中水泵接合器位置放哪儿,位置很小,结果一放放一排,一共13个,长度加在一起十多米,最后哪都放不下,这在模型中都可以看得出来。还有一些特殊的部位,通过模型进行深入的复合,尤其是我们这个项目楼梯特别复杂,用平面图画来画去,人的头脑都晕了,用模型来看就非常的清楚。合模以后对所有的专业进行综合,这是一个人进行慢游,对车的模型主要是对车道下去以后空间适不适当,上面的管线是不是一样进行一个检查。这种东西在平面图里也很难发觉。 BIM模型对信息的要求,BIM的应用包括BIM的推广要有几个前提条件,首先甲方的项目要有钱,如果没钱大家就免谈,因为BIM是需要钱的,要跟别的顾问或者说跟别的供货施工单位要提BIM跟你算钱,整个BIM费用算下来相当不少。相关BIM费用下来要一千万,第二是要有闲,如果像住宅项目拿地以后八个月开盘,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所有的顾问单位做BIM都需要时间,而且告诉你平时做图一个月就够了,现在做BIM要花四个月的时间,剩下的三个月意味着时间就是钱。甲方还要有颗折腾的心,甲方没有要求也就算了,BIM碰撞检查在国内相对来说很常见,但全程的BIM甲方太折腾,像蔡总也属于折腾的甲方。所以我们在设定初期要明白做一些什么事,模型中一些设备必须要有设备的生产厂,里面需要设计的参数。后期运维的时候,就可以把他的信息调出来,这样的话就会带有信息,我们在后期的运维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后期运维的基础。所有的事情都要在前期解决,包括建筑模型,到底需要做哪一步,我们的混凝土,我们的钢筋、管线,要有哪些信息精确到哪一步,这些不清楚往后的应用就会很难开展。 人家让你抽一个钢筋,或者说有效面积到底多大,得算率多少,开始建模的时候没有这个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信息的要求,包括标号、结构、附着高度都需要有。到时候在统计工程量的时候也很容易,一个命令就可以统计出来,但这些都是在前期模型设定好的基础之上。包括设备带有信息的设备也是一样。 这是BIM另一个分支的应用,BIM就是一个数据、就是一个工具,我们的项目带有很多的数据,怎么用是甲方的事情,通过业务逻辑法得到控制指标。经济控制指标、成本控制指标、得算率的指标,算完以后我们的指标就出来了。真正的得方率,到了最后测绘完了就清楚了,之前的图纸其实不大准确,或者说很麻烦。有了得算率,就可以变的非常简单。 褚云宏:项目全过程BIM应用案例分享我们有需要,需要算法A、算法B,算法C,甚至这个指标可以到甲方非常关心的资金回报率,因为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数据化以后,我们通过业务的逻辑算法,我们很容易得到指标,甚至把资金带进去,把成本带进去,甚至可以把资金成本也算进去,结果算出来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各类指标。但这种东西,现在只是在探索阶段,但我们觉得这是BIM的分支应用。而且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事,领导都很关心,但领导心理都没谱,之前的做法相信合约部、营销部提出来的数据,但如果有了BIM,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这么做,可能在我们的决策阶段就可以给领导提出相关的数据,项目做完以后,你的利润率是多少,你的净销售面积是多少,你的成本是多少,你的AIR值是多少,领导会非常的清楚。这个工作也还在探索当中。 由这个逻辑引申而来最后奥达到什么目的,由控制指标来控制项目,成本怎么控制,可以落实到我的数据,指标已经上来了,成本明显超,就从数据下手,从下面至下而上,就可以下达指令,你的数据哪些哪些可以检,从不项目的层面就可以把工作做了。最后进行一个验算,能够达到控制指标,我们理想化的目标可以达到这样一个控制方法。 如果说多个项目都用一个方法进行,我们可以储存经验数据,最后达到改进体系这样一个终极目的。后续是一个全过程的BIM应用,也会上到CCDI的平台,其他的应用有条不紊的开展,包括幕墙、擦窗机,要求擦窗机把带有数据的给到我们,我们模拟一遍就知道没有问题了,用模型说话,而不是用图形说话。因为擦窗机经常出问题,最后结束也会挡住,过不去,这是模拟一遍,模拟给到你,其他顾问也给到你,自己的模型也有了,自己模拟一遍,模拟通了这个事情就了结了,对于甲方来说我也放心了,这就包括厨房、照明,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可以在模型的基础上开展。 大家经历了不少的施工应用,这个项目也是全BIM的施工,现在做的是基础施工部分,所有施工单位要有BIM能力,同时对他整个施工周期要做一个模拟,对一些重点部位做一些精细的模拟,甲方如果有需要,有一些担心,因为我们的积分也是全国创新型的,要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我们升五层,出现三墙合一的部位,这种东西在全国范围之内只有上还有一个工地,这并不是我们想挑战难度,我们的积分太小,只有4200平米,如果不做三墙合一,把支付墙推出去,我们减少的就是有效面积,有效面积意味着钱,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做三墙合一,挑战高难度。但这种东西在工程上是非常忌讳的,会导致下面的砖偏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个时候BIM就可以派上用场,要求上海基础,他是我们的中标单位,对于甲方关心的问题做一遍模拟。 他们有什么优化,我们的图纸跟他们想象不一样,他们也可以在模拟当中把他放进去,毕竟不要钱,现场跟我说,你这个东西有多好,这边花钱,那边可以省钱,把他模拟出来,把量抽出来这样心里有底。批第一笔钱的时候可以很爽手。经过模拟优化可以更经济,包括变成这样一个形状需要增加一笔费用,但费用增加以后得到什么好处,凭什么来说,凭这个来说。重点部分可以做一个模拟。 褚云宏:项目全过程BIM应用案例分享通过BIM的应用可以让甲方更放心,让项目更加顺畅。项目18个设计团队工作了七个月的时间,通过BIM把大家关联起来,之前大家有是一个获取条件的一个过程,就像AECOM说的那样,大家提条件以后,其实我不知道你这个条件的前提条件对不对及我接手以后往后做,也不知道上家做的东西对不对,但通过BIM把他融合起来。我们在模型上可以一眼看出来他到底有没有问题。这是项目的动画,动画用PCF做出来的。 跟整个的建筑体系相关联,模型还在调,PCF的走线非常严谨,地铺的一条缝可以从施政路的边上开始找,碰到建筑物的边延伸到定都是这条线,走到室内线还在延伸,向着地面延伸,他的所有磨线彻底充分的了解了他们的设计。有赖于BIM可以完全的实施。项目的景观设计和石材,很多要编号,根据我们的逻辑,每一块不一样,所以没有BIM给石场加工厂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了BIM把里边的东西拆了,给石材加工厂按照这个来做。 BIM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工具,正儿八经高瞻远瞩的能够应用、能够扩展开的是在座各位,是业界合作伙伴。谢谢大家! 褚云宏:项目全过程BIM应用案例分享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