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尼泊尔12日再次发生强烈地震,截至北京时间12日21时已造成36人死亡、逾千人受伤。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本次地震震级为里氏7.5级。随后又发生至少5次较强余震。本次地震震中位于尼泊尔北部山区辛杜帕尔乔克,而印度北部、中国西藏等地震感强烈。
![](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5/21/155937f0pst03m9yn9pphl.jpg.thumb.jpg)
尼泊尔民众救助伤者。![](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5/21/155937l0o1krmkmbehuwin.jpg.thumb.jpg)
吉隆镇至吉隆口岸的道路发生滑坡![](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5/21/155938gsn09q4mxwn9wrr4.jpg.thumb.jpg)
吉隆镇至吉隆口岸的道路发生滑坡 根据尼泊尔内政部公布的数字,当天在尼北部山区辛杜帕尔乔克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人死亡、1117人受伤。当地媒体报道的死亡人数已达47人。 加德满都市中心公务员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这次强震后送来的伤员已超过千人。 新的强震造成了通信不畅。尼泊尔唯一的国际机场特里布文国际机场也被迫关闭约一个半小时。 尼泊尔政府在地震后迅速召开紧急内阁会议,总理柯伊拉腊呼吁公众携手展开救援。 “地面颤动近1分钟” 当地时间12日午后不久,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东北大约76公里处发生7.5级地震。大约半小时后,当地又发生一次6.3级地震。 一名加德满都居民说,他感到地面颤动了将近1分钟,警笛声持续长鸣,“令人害怕”。 派驻加德满都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人员罗丝·福利说,地面晃动持续时间较长,“感觉就像搭乘一艘木船漂流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 国际组织“无国界医生”丹麦籍成员拉斯穆斯·巴斯特拉普在加德满都逃过一劫。他告诉一家丹麦电视台,“由于地面晃动得太厉害,我根本没法跑步逃离”,只能尽量快步走到室外。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尼泊尔12日至少发生5次余震,震级在5.6级至6.3级之间。 西藏边境8个通信基站中断服务 吉隆镇至吉隆口岸交通彻底中断 中尼边境西藏灾区内8个基站中断服务,基站中断服务原因均为光缆中断。此外,吉隆镇至吉隆口岸的道路发生两处滑坡,交通彻底中断。 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局长青其12日夜告诉记者,到23时,移动公司聂拉木县樟木镇退服1个基站,定日县绒辖乡3个基站退服,定结县陈塘镇2个基站退服;电信公司聂拉木县樟木镇1个基站退服,绒辖乡1个基站退服。 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12日下午紧急部署,要求各电信基础运营企业迅速组织通信抢通力量开展抗震救灾应急通信保障行动。16时,西藏电信、西藏移动分别赶赴定日县和聂拉木县灾区。与此同时,各地市公司应急通信队伍和应急通信保障车也立即赶赴地震灾区。 记者从在现场的武警交通部队相关人员口中得知,因为地震突发加之发生滑坡,在尼方一侧抢通道路的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被迫停止作业,吉隆镇至吉隆口岸的道路发生两处滑坡,交通彻底中断。 15时25分左右,在吉隆口岸的记者再次感受到较强震感的余震,地面明显晃动了十余秒,中尼两侧的山体再次发生滑坡,尘烟再起…… 15时48分,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正在现场施工的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的吴爱军,他说从樟木镇至友谊桥口岸的道路出现数个塌方点,现已中断。余震发生时,周围山体滚石不断,从中尼边境友谊桥中国一侧能看到尼境内大量滚石和塌方涌入尼方立宾村。 专家解读 尼泊尔新余震属正常范围 德国国家地球科学中心的科学家汪荣江博士接受采访时说,当天的地震属于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的余震,震级虽大,但仍属正常范围。 汪荣江表示,在上述余震发生后一个多小时内又发生了5次5级以上余震,这些地震都是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后剩余能量的再释放。 汪荣江说,25日尼泊尔强震造成了近150公里长、不到100公里宽的断裂带。从地震学角度看,余震在主震断裂带边缘发生的概率最大,12日的强烈余震也恰在上次主震破裂边缘发生。 汪荣江指出,一次主震之后发生余震的频率会与距主震的时间长短大约成反比衰减,但大的余震仍会不时发生。目前科学界只能比较准确地算出受主震影响的整个地区发生余震的概率有多大,还无法准确预报具体在哪个地点、在什么时间会发生多大震级的余震。 一次地震发生后,各国台网测报的震级往往不同。汪荣江解释说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是矩震级,该震级所涉及的地震矩(能更好描述地层错动大小等地震物理特性的一种标度)与地震断层面的面积和平均位错的乘积成正比。另一种面波震级根据地震面波(主要沿地表传播的一种地震波)的最大振幅来测算,受震源深度影响较大。矩震级更能准确合理地反映地震震源的几何参数,面波震级更能反映地震的破坏力。两者侧重不同,各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