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规划论文 查看内容

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

2015-5-17 08:5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68| 评论: 0

摘要:   一、哥特式建筑风格起源   哥特式建筑,又叫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 ...

  一、哥特式建筑风格起源

  哥特式建筑,又叫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等。

  二、哥特包含的三重含义

  第一,在建筑上的哥特式建筑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梁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与结构;

  第二,在文学上哥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点(如荒废城堡)为背景的奇异、神秘之冒险故事;

  第三,哥特也代表一种字体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

责任编辑:红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