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难点
摘要:黄强院长进一步解释了BIM“聚合信息,为我所用”的内涵,指出目前实施BIM的核心难题在于按照我国现有的社会文化制度所决定的法律法规、社会协作分工的基本框架条件下,如何解决将信息聚合为“Process Scope BIM”及其为我所用的软件数据接口问题。 作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黄强 英国WSP集团是世界知名的工程顾问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对于BIM,他们认为是一套社会技术系统(图2-1),技术核心被社会文化与制度架构、协同工作的做法及同步协作所包围,因此,实施BIM不可能一蹴而就,技术发展首先要符合社会习惯,在技术提升过程中逐步改变传统。 图2-1 BIM是一套社会技术系统在2012年发布的《北美BIM商业价值评估报告(2007-2012)》(图2-2)的人物访谈中SMITH先生强调:“我知道我们还没真正看到BIM打算对行业所做的全面影响。一旦我们能把目前所有不连贯的成功连接起来时我们将看到深刻的变化”。他在回答我们关于BIM实施的最大风险是什么时认为:“BIM发展和实施过程中可能的最大风险是overselling(忽悠)”。 图2-2 在《北美BIM商业价值评估报告(2007-2012)》中,改善应用软件间的数据互用能力、改善BIM软件功能及更清晰定义各方之间的BIM交付成果列为提高BIM利益的重要改进因素之首(图2-3),中国BIM发展联盟的任务就是要改善我国应用软件间的数据互用能力及清晰定义各方之间的BIM交付成果。 图2-3提高BIM利益的重要改进因素 BIM从本质上而言只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换与协同工作方式,从传统的各个软件之间直接信息交换方式改变为通过共同支持的中间文件进行信息交换、从传统的纸质协同方式改为集成的电子协同方式,其效果是从一对多的直接信息交换方式改变为一对一(BIM)的信息交换方式(图2-4),由于BIM 是一个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BIM是一个设施有关信息的共享知识资源,因此协调性、一致性及完整性是BIM数据库存储的基本要求。 图2-4 传统信息交换方式与BIM信息交换方式的区别传统工作方式与BIM工作方式如图2-5所示: 图2-5 两种工作方式 根据上述分析,按照BIM是“聚合信息,为我所用”的理解,目前实施BIM的核心难题在于按照我国现有的社会文化制度所决定的法律法规、社会协作分工的基本框架条件下,如何解决将信息聚合为如图2-6所示的“Process Scope BIM”及其为我所用的软件数据接口(图2-7)问题。 图2-6 如何聚集“Process Scope BIM”图2-7 如何应用“Process Scope BIM” 本文系作者授权筑龙网发表,如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
会员评论